成长是解决焦虑的最佳姿势

作者: 你最爱的乔帮主 | 来源:发表于2018-04-25 00:07 被阅读1179次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对我说:帮主,你看你在体制内,工作那么稳定,名符其实“五有好青年”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有前途,你为何每天还要那么拼?

    一天到晚看你切换各个社群,又跑步又读书,还有时间写文章。你不累么?你做这么多何苦呢?

    你看我,每天按时上下班,小日子轻松加愉快。

    自信的状态

    保持随时可以离开体制的能力

    影响我的,可能是那一句话——济南一位市长说过:体制内的人,要保持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今天突然觉得,不管是体制内还是在企业,这句话对每个人都适用。

    这不是让你随时离开所在的岗位,相反,而是让你在当下依旧努力进步。

    今天这么多学习和付费课程的兴起,不是大家焦虑盲目学习。而是大家意识到了,原来可以学的有很多,要学的有很多。学了之后,让你看到了更多希望,看到了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

    不放弃你就有可能

    回望家乡,我们那个庄那个村那一届,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大学,从小村庄走到了大城市。这一路,只有我倔强的坚持。有一次过年,我的一位初中同学找我喝酒。

    几杯酒下肚他对我说:“这么多年,我们那一批的同学,只有你一个人走出了我们这个村,成为真正的城里人。虽然我们有很多同学也在城里打工,有做瓦工的有做厨师的,但是却总感觉自己的前途渺茫。”

    听他这么说,其实我挺辛酸的。我们那个村庄,大部分人的家庭都一般,能读完初中已经不错,能在高中坚持三年已经很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读到了一半,开始外出打工,其实打工也有很多种。

    付出就有回报

    越努力越幸运

    这是一个好时代,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的公平。只要你愿意去追求,探索你想要的东西,并为止付出努力你就可以得到。

    比如我之前有个朋友,他去了山西一个煤矿挖煤,干了一段时间,他觉得一直挖煤不是个办法。于是他开始在工作之余看书学菜谱,报名了一个厨师培训班。尽管每天挖矿很辛苦,也非常的疲惫,但他却一直坚持学习。

    一年后,当很多人还在挖煤,他转身成为了一名饭店的厨师。

    作为厨师,他每天炒菜,手艺也越来越好,干了几个月他又开始思考。厨师是个体力活,特别是夏天挥汗如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有一天会掂不动大勺。

    于是他就想,什么工作会更轻松,收获会更多。他发现西点师特别不错,于是工作之余,他又开启了探索西点师的道路。不管每天发生了什么,雷打不动地专注研究学习西点师。

    两年后,当别人还在掌大勺的时候,他成为了一名西点师。在这个路上他不断的钻研,拜师学艺,水平越来越高。

    他又想,总不能一辈子干这个吧?爱折腾的他,联合业内的西点师,成立了自己的培训公司,教人成为一名西点师。

    你看,他在这个探索过程中,都是他自己主动的去探索。尽管岗位没有调整,但他会主动去探索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这是他面对不变的岗位采取的不断成长之路。

    不抛弃不放弃

    视野决定了你能看到的职业

    20世纪初英国思想家罗素有个著名实验:假设有20个人正在同时看一把椅子【如图A】,每个人看到的椅子形象不同。有些人看到的可能是背面有的人看到是侧面,个子高的人看到的可能是俯视的椅子。

    图A

    也就是说同一把椅子可能展现出20种不同的视角。那所有这些视角都准确无误么?当然。

    如果这些视角都准确无误,那谁看到的椅子才是真正的椅子?

    正确答案是:哪一个也不是!所有这些视角只不过是椅子的再现,而非椅子本身。尽管椅子本身是一个独立事实,但人们感受它的方式却是惊人地不同。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观察或完整认知事物的本身,我们的视角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

    如果一份工作,你从来都不知道,或者它根本不在你的大脑库里。无论如何,你也不会想到或者去获得这份工作,因为标的不存在。

    所以说我们要读万卷书,看看别人的故事,行万里路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找高人指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多可能。

    过去我从来不觉得所谓的眼界和格局有什么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上海的这几年,我才发现真的有视野一说。就像井底之蛙,能够看到的是井口的那一片天,一个农民的视角更多的是他的那一亩三分地。

    借力

    你付出所以你收获

    之前在一个群里,听到一位副校长说: 体制内的教师的确既辛苦又收入微薄,而且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特别少,因为没有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极少有教师自费参加学习,所以成长也特别缓慢,跟不上新高考新课改的要求。

    近几年,她外出参加的生涯规划师培训以及各级各类管理培训、专业培训,都是自费的,找到好的资源再带回到学校,用有限的教科研经费给老师们培训。包括本月初她在北大参加的语文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培训,和下周去中科院参加的有关科学教育的会议,虽然都没有会务费,但是差旅住宿都是她自己出的。

    同样的是老师,为何有的人当上了校长,有的人一辈子只是一位老师?同样的一起进公司的一批人,为何有的人两年后升值加薪,有的人还是原地踏步。

    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之余,他们从没有放弃对未来的追求,对自己能力的提升。就像这位校长,没有人让她这么做,但她自己做了,自然会有收获。

    刚毕业的时候,我们肯定是有什么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先养活自己。当你能够养活自己,有了积蓄,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再学习新技能新本领,才能更加靠近你想要的职业。

    深挖自己

    人工智能时代,更新迭代迅速,再也没有金饭碗铁饭碗,就像我上篇文章说只有奔跑你才能不被淘汰,不要成为唐山收费站的大姐,即使岗位不变,但不放弃自己的成长。

    加油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是解决焦虑的最佳姿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as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