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传习录.薛侃录三十六》,今天收获最大的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世间本无善恶之分,如有善恶之分,那一定使我们的分别心,善与恶只是我们对其的定义而已。
昨天,跟老公带着女儿一起出去游玩,在车上,老公突然问了个很沉重的话题:“女儿,如果爸爸死了,你会把爸爸葬在哪里?”,我听到这句话一惊,用手轻拍了老公的肩膀并对他摇摇头,我想对他说:“女儿才10岁,不适合谈这么沉重的话题,会破坏她的安全感的”;我猜他有收到我的想法,但是,他用手把我的手拿开,我意会到:“你不要管我......”,于是,我并没有再提,我听到女儿回答:“你喜欢哪里呢?你喜欢哪里就葬在哪里等等”;听他们你来我往的,似乎也没什么不妥;可是,我内心发生了什么?
因为我一直在学习家庭教育,之前听专家老师说:“在孩子12岁之前,不适合谈论死的话题,因为孩子还小,如果父母死去的话,意味着他们很难活下去,会破坏了他们内在的安全感,对成长是不利的,这些沉重的话题,可以等孩子长大一些在说会比较合适”;所以,当老公提到这些的时候,我内心是有批判的,比如:“老公啊,你怎么不跟我一起去学习,跟我一点都不同频,我说的这些是专家跟我说的啊,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呢?”;当下的时候,我的傲慢心升起来了,觉得自己学习过,一定是对的,所以企图想改变老公,希望他能够按照我想要的样子呈现和女儿的对话;当他不认同我一意孤行的时候,我内心是有情绪的,我感到有点生气和失望;当然,老公也因为我对他的不认同有点不开心。
学习了今天的文章,我开始反思,就算我自己在学习,我以为说那句话会让女儿没有安全感,这只是老师在实践过程的经验而已,是否一定会让女儿没安全感不得而知;但是,当老公对女儿这么说的时候,我就觉得老公说的是不好的话,这是我对他说出的话的定义;但是,事实上,老公跟女儿说这些的时候,可能只是和女儿的一份连接感情的方式,这是一份爱的连接;如果我能够从正面的思考这件事情,可能就不会让老公不开心,自己也不开心了;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自然更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人,老公和我的观点不一致是正常的,我应该选择接纳如其所是。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学了很多,比老公懂;但是,实际上,我还有太多需要去觉察和反思了,太多需要去升级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