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黄帝内针
黄帝内针学习笔记(4):十四经络

黄帝内针学习笔记(4):十四经络

作者: 张三针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21:20 被阅读82次

十四经络?不对啊,只听说过十二经络啊。没错,黄帝内针常用的就是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加起来正好是十四经络。明白了阴阳、三才的道理,就要掌握更加直观一点的经络知识。黄帝内针是地地道道的六经辨证,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十二条经络,就是十二正经,手足各六条。

手上六条,分为手三阳、手三阴。外侧为阳,里侧为阴,顾名思义,手三阳就是在手外侧的经络,它们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三条经络都是自手走头。手阳明大肠经在桡侧,手少阳三焦经居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尺侧。手三阴就是在手里侧的经络,它们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三条经络都是由胸走手。手太阴肺经在桡侧,手厥阴心包经居中,手少阴心经在尺侧。

足上也是六条,分为足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在腿的外侧、后侧,都是由头走足,分别是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胫骨外侧,从鼻翼两侧经颈、胸、腹一路下行到第二足趾外侧端,是唯一一条循行腹部的阳经;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经头、颈、侧胸、大腿外侧、膝外侧、踝外侧,一直到足第四趾外端;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经巅顶、后脑、背部、腰部、大腿后外侧一路下行至小趾外侧端。足三阴在腿的里侧,都是由足走腹,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从足大趾末端开始,沿内踝、上腿肚、沿着胫骨后面,经膝股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经内踝前向上行经膝内侧,沿着股骨内侧进入腹部;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经足跟向上行于腿肚内侧、股内后缘进入脊柱。

还有两条是任督二脉,属于奇经八脉。任脉行于腹部正中,被称为阴脉之海;督脉行于背部正中,被称为阳脉之海。

这十四条脉络是运用黄帝内针的“军用地图”,用针全靠这些经络按图索骥、定向发力,所以必须把这些经络的循行路线烂熟于胸,注意,是把这些经络的循行路线牢牢记住,不是死记硬背经络、穴位的名称和功效,这与一般的针法有很大的不同。

附:春风化雨万物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针学习笔记(4):十四经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gi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