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内针后,身边的朋友纷纷被内针神奇功效所吸引,有的也开始学习黄帝内针,然而大家的关注点容易聚焦在如何辨识经络穴位、如何熟练进针手法、如何尽快达成功效,对内针的理解和追求过多地停留在普通技法上,或者是治病救人的道用上。
我的理解是,内针就针道而言确实是一个方便法门,但更多的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内针在方法上简单平实,十分接地气,很短时间就能学会,甚至几天就能上手,一家人只要一个人学会,基本上就配备了一个家庭医院,其推广普及的社会意义非同小可。这是内针至简的一面,但是它至深的一面,又是上通天线,一直通达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真正要学好内针,必须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和深入的体悟,它不是落在字面上,也不是站在形相上,而是直接印在心性上。
这一上一下,如同天和地,构成了一对阴阳,我们内针学人恰居其中,犹如手中银针,让三生万物随时成为可能。落地时看得见、摸得着,人人都有下手处,冲天时穿越时空、纵横古今,犹如飞龙在天,黄帝内针这样一份独特的优势和特质,更容易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经久不息。
同时,学用内针又是自我身心的一种回归。当我们手持银针,在进针之前那一刻收摄心神,同时让患者关注患处,不只是让患者的身体开始走向平衡的原点,也让我们自己的心灵轻安在平和的家园,我们在无意中完成了一次身心的回归。回首来路,我们的身心已经在外流浪太久,有时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当我们一次次举起银针,一次次面对患者,和解的不只是病症,受益的不只是患者,更多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所谓全神养真之旨,此处应是入门。
这就是我今天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交流的主题,让黄帝内针照亮回家的路,让黄帝内针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漫漫长路,愿与大家共勉、同行!
真诚感谢杨真海师父、杜玲师母,感谢刘力红教授以及安徽的宋杨师兄,是他们把我领进了内针大门,带上了内针大道!
我学习内针毕竟只是刚刚开始,对内针的认知还十分肤浅,以上所言只是建立在有限医案上的一些粗浅体会,很多思考还极不成熟,请各位老师、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