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有三个极度诡异的妖怪,不是说这几个家伙神经不正常,而是出场的方式不对劲。据我明察暗访有五十七回的六耳猕猴,六十七回的蛇精,还有就是白骨精。六耳猕猴前面讲过了,我今天要聊聊这个白骨夫人。
这样一扯好像和文章标题不搭界,但是因果关联有点复杂,不讲清楚白骨精的元神直接谈结论会让人一头雾水。我认为白骨精并没有被打死,首先我们跟着摄制组来到案发现场白虎岭,我们找到试图谋害唐三藏的凶手化作一堆粉骷髅,受害人一伙儿早已西去甚远。这样陈述好像很别扭,凶手死了,打死凶手的凶手被赶去花果山,到底谁是凶手。
案发当时根据原著原文第二十七回是这样的——
……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
……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甚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
从这段落描写,你要说白骨精不认识天蓬元帅卷帘大将说不过去吧。要判断这货为啥认识已经被贬整容丑到家的两个天庭大将还得从白骨精是否认识孙悟空说起——
……
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再结合三十一回黄袍怪奎木狼——
……
那怪忽然省悟道:“我像有些认得你哩。”行者道:“我且不打你,你再认认看。”那怪道:“我虽见你眼熟,一时间却想不起姓名。你果是谁?从那里来的?
……
——我晓得了:那怪说有些儿认得我,想必不是凡间的怪,多是天上来的精。”
这就可以确证白骨精是认识孙悟空的,或许之前没怎么打照面,初次相识就是挨棍子。认识孙悟空的那就是天庭下来的,我们把这个结论藏起来做个记号,接下来看白骨精还有哪些表明身份的细节——
……
“师父,此山叫做蛇回兽怕的白虎岭。正西下面是我家。
……
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怕人笑话,说明这货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并且平日里结交甚广。表面看白骨精总给人一种单枪匹马的不知死活,要吃唐僧又何必那么多废话变来变去糊弄人,他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吃唐僧吗?镇元大仙离他不远,他怎么不去吃人参果?并且最离离原上谱,离谱妈给离谱儿子开门离谱到家了的是——
……
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你说要是纹身我也能理解,在骨头上激光打印这种事也太另类了吧。何况我们注意《西游记》里的妖怪不会轻易显出本相,除非被打死或者主人来了,白骨夫人四个字刻在本相上有啥子意义?除非作为计中计,细思极恐啊。八戒当时说了什么——
……
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
这就让猴子没法解释了,脊梁骨刻字这种事,唐三藏脑袋被驴踢了恐怕也不可理喻。要吃唐僧一阵风刮走就行了,三次戏弄我认为是有人故意为之。话说回来,白骨精就算认识孙悟空,他怎么知道眼前的老和尚就是唐僧?太多疑点,先搞清楚白骨精是谁再说吧。
从白骨精的自报家门我们得知,“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我们来看看白骨精戏弄唐僧的地理位置——
……
师徒们入此山,正行到嵯峨之处,三藏道:“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
孙悟空被赶走之后,剩下师徒三人继续赶路——
……却说唐僧听信狡性,纵放心猿。攀鞍上马,八戒前边开路,沙僧挑着行李西行。过了白虎岭,忽见一带林丘,真个是藤攀葛绕……
……正行处,那长老兜住马道:“八戒,我这一日其实饥了,那里寻些斋饭我吃?”八戒道:“师父请下马在此,等老猪去寻。”
据白骨精原话,此山叫做白虎岭,西下四十里就不归他管辖,唐僧师徒三人过了白虎岭忽然看到一带林丘,然后下马等八戒化斋。真正的答案就在这一带林丘里,按照原文表述,从白虎岭走到这里恐怕没有四十里吧。既然没有四十里,唐僧接下来遇到的妖怪和白骨精什么关系,原著第二十八回——
……
长老却独坐林中,十分闷倦。只得强打精神,跳将起来,把行李攒在一处,将马拴在树上,摘下戴的斗笠,插定了锡杖,整一整缁衣,徐步幽林,权为散闷。
……
他破步入门,揭起来,往里就进,猛抬头,见那石床上,侧睡着一个妖魔。
好家伙,唐老师简直是吉人自有天相,自己撞上门来了。并且接下来妖怪的一番话更是话中有话——
那妖闻言,呵呵大笑道:“我说是上邦人物,果然是你。正要吃你哩,却来的甚好,甚好!不然,却不错放过了?你该是我口里的食,自然要撞将来,就放也放不去,就走也走不脱!”
听妖精言下之意,他打算放过唐僧?他非亲非故为啥要放过唐僧?这个妖精是谁,如果他的洞府就在白骨精的辖区范围,他会不会是白骨精!
扯到这里我提一句,在解读《西游记》的人物关系,信口开河比较容易,但是你得拿出证据就费心思了。因为大家都下意识认为白骨精被打死了,却总是忽略了原著中的人物关系和一个重要的技能——元神出窍!黑松林的妖魔就是奎木狼,问题是奎木狼后来被贬去给太上老君烧火,奎木狼到底有没有老老实实烧火,原著第三十一回——
……
玉帝闻言,收了金牌,贬他去兜率宫与太上老君烧火,带俸差操,有功复职,无功重加其罪。
玉帝的旨意是,有功复职无功重加其罪。烧火能烧出什么功,而且原著读到后面我们发现奎木狼确实是官复原职了,那他究竟立了什么功?所以故事讲到这里,故事的主角金角大王才闪亮登场。
金角大王说自己当年出天界,说白了就算是下界为妖,并且金角大王对唐僧师徒四人画影图形。既然是四个人样貌都有,我的推理逻辑是,金角大王碰到唐僧师徒的时候必须是一桌麻将凑齐了的人数,缺一不可。在原著中符合这个设定的章节就是流沙河收完沙僧以后出现的妖怪,而符合这个标准的妖怪有两个,一个是白虎岭的白骨精,另一个就是白虎岭下黑松林里的黄袍怪奎木狼。
金角大王必然是他们二选一,因为前面我们推导出白骨精的管辖范围正好包括黑松林,那黑松林的妖怪和白虎岭的白骨精应该同一个人。所以金角大王就是白骨精,白骨精就是奎木狼,而金角大王就是给太上老君烧火的奎木狼。这就解释了,为何莲花洞的金角大王不知道多久没巡山了,因为他好长一段时间不在莲花洞,他跟宝象国公主结婚生子去了。如此如此,大家如果还不信,我也话还没说完。
金角银角二兄弟有何威名,第三十三回——
……
行者道:“好土地!好山神!你倒不怕老孙,却怕妖怪!”土地道:“那魔神通广大,法术高强,念动真言咒语,拘唤我等在他洞里,一日一个轮流当值哩!”
如果金角大王就是白骨精,白骨精到底是死了还是跑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
如果奎木狼就是白骨精,奎木狼和白骨精除了住的比较近,还有什么相似之处——
……被行者急转个“大中平”,挑开他那口刀,又使个“叶底偷桃势”,望妖精头顶一棍,就打得他无影无踪。急收棍子看处,不见了妖精。行者大惊道:“我儿啊,不禁打,就打得不见了。果是打死,好道也有些脓血,如何没一毫踪影?想是走了。”急纵身跳在云端里看处,四边更无动静。“老孙这双眼睛,不管那里,一抹都见,却怎么走得这等溜撒?
金角银角不管是不是太上老君看炉子的童子,总之他们和太上老君有关系对不对。如果金角大王就是白骨精,白虎岭和镇元大仙的地界不远——
……
却说三藏师徒,次日天明,收拾前进。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又安排管待,一连住了五六日。……
师徒别了上路,早见一座高山。
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被推倒居然有心情和孙悟空结为兄弟,更细思极恐的俩人“情投意合”。分明就是捧杀挑拨离间好不好,比如在偷吃人参果之前二十三回八戒和猴子的关系是这样的——
……
猪八戒道:“哥呵,你只知道你走路轻省,那里管别人累坠?自过了流沙河……
……
八戒道:“哥哥,你看这担行李多重?”行者道:“兄弟,自从有了你与沙僧,我又不曾挑着,那知多重?”八戒道:“哥呵,你看数儿么……
在吃了人参果以后,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八戒和猴子的关系逐步成了这样的——
……
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唐僧道:“怎么是祸根?”八戒道:“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
好家伙,连师兄也不叫了直呼行者。这猴子到底哪里得罪了八戒,还不是因为八戒嫉妒上心。沙僧也不曾说一句好话,从头到尾一句话没有,难道不是因为镇元大仙的结拜兄弟情投意合?
我说这些和金角大王有啥关系,因为白骨精身上的‘白骨夫人’四个字就是为了赶走孙悟空设计的计中计。白骨精就没打算吃唐僧,奎木狼也没打算吃唐僧,白骨精认识镇元大仙!第二十四回——
……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第二十五回——
……
却说那大仙自元始宫散会,领众小仙出离兜率,径下瑶天……
金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人,太上老君是三清之一,镇元大仙和三清走的很近,镇元大仙知道唐僧就是金蝉子转世。如果金角大王就是白骨精,白骨精又认识镇元子。如果大家搞不懂《西游记》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很多故事就只能流于表面,一路上打来打去毫无头绪。
镇元大仙的果树被推倒,表面上人情世故跟孙悟空称兄道弟,背地里会心服口服?白骨精怎么就确定眼前的老和尚就是金蝉子转世的唐僧,我希望绕了这么大半天没把大家给绕晕菜。金角大王的故事就先说到这里,他在莲花洞的奇怪言行和他究竟立了什么功以及银角大王又是谁?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