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的时候,往往能够感知到自己能慢慢地沉浸到书中。若是在手机上,我喜欢一边看一边划线标记。若是纸质,在发现好的可思点,或者值的一记的好观点时,会选择抄在本子上。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一来,可以静心,二来,在抄的时候印象更加深刻。
但是,不好之处也是显而易见,其一是没有系统的连贯性,对书尚未有全局的认识时断断续续的阅读,会容易以偏概全。其二,不利于我们在阅读后对整本书形成总体评价。
今日午休,直接在电脑上打开了电子书,看的是《为何精英都是时间控》,一本自我管理类书籍,这一类书籍的特点都是观点清晰,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附以真实的案例,给出操作性强的建议。
因为阅读时间大概也就半小时以内,我将其归类为碎片化阅读。在准备关掉阅读器时,随手在新建文档上,写下了我这十几二十分钟的阅读,仍能在我脑子里存留的观点,并在短暂的脑海审视之后,用简短的文字列出大纲留笔,也留住思考痕迹。下一次再打开时,当初关注的点又重现浮现在眼前。
我想,或许我以后应该开始尝试,一口气读完那部分内容,然后在脑子里简单的回顾一下方才的内容,并简短的记录下自己觉得感触的点。当读完整本书时,这本书对自己的价值也就能自我感知了,那时候,再带着自己关注的点和全局的阅读视角,去仔细阅读这本书,再写下书评。
对于不好的书,看的很快,不二次看也是省时,因为若是真的碰到不符合自己的,也不会再想主动看,所以可以省下阅读中筛书成本。
对于好的书,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收获一定更多。其实重点是,因为多了一个小小的每一步记忆和总结,也会形成自己的思考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