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65·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7)】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4月7日。
一、原文:
P191
仅就柳比歇夫用硬纸封面装订成册的几卷厚厚的学术信札而言,它们本身就是当代自然知识、哲学、历史、法律、科学知识、伦理学和其他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的百科全书。
我一直不能理解,古人是怎么搞的,竟然能写那么多的书信。而柳比歇夫身处现代,还在从事这一行将过时的行当,则尤其令我惊讶。
他在一封信中说明了自己写信的原则。每个月他都订一个计划,计划好给谁复信。他似乎把所有收到的信都编上号码,打上复或不复的记号。
紧急的书信,我立即答复,其他的书信,则暂缓做复。在写重要著作时,除紧急者外,一切书信都搁置一段时间再做回答。(时间统计法系统内)
但这里有人说,必须回复一切信件,还得马上回信,据说这是礼貌。当然喽,在当今用古代颂歌风格写的名人传记中,一些完全不足信的美德备受表扬。诸如显圣的尼古拉 52 的传记就写到一种美德,说此人一出世,就笃信宗教,因而每逢斋戒的日子,他就拒绝吃母亲的奶……在私人通信中,任何义务都应当经过双方同意。我认为,不管是在官方关系中还是在私人关系中,众所周知的起源于柏拉图的伟大的缔约思想,是完全无可争议的。任谁都没有权利要求对方答复自己的信件,复信往往是由于通信双方协议好的,或者出于关怀(完全不是必需的)。我力求答复每一封信,因为我的书信来往,数量适度,从中我得到一种满足,还因为通信不但并不妨碍我的基本目标,相反,还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达到这些基本目标。(679)
二、我的阅读日志:
柳翁的信札装订成厚厚的多卷册子,分门别类的包含了各类学科,简直像百科全书一样。作者称自己一度无法理解他在现代社会为什么要写这么多书信的行为,直到他在柳翁的一封信中看到他自己说明的自己写信的原则:
1、责任上:回信是双方的权利,不是义务,要么双方提前协议好回信的要求,要么就是出于对他人的关怀;
2、时间上:书信往来要遵循适度原则,能够在时间统计法中得到掌控而不至于打乱其他计划;
3、目的上:写信的过程和通信的行为能够有助于达成我的其他基本目标而不是妨碍它们。
回信的具体做法:
1、在每封来信上标注是否回复,根据内容紧急情况决定立即回复还是暂缓回复;
2、对不同的来信和回信复印并分类装订成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崔律的阅读指引:
柳翁对回信的态度,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微信往来的是:
按照柳翁回信原则的三个维度,我对与他人的微信往来可以尝试这样:
1、责任上:回复微信是双方权利,我可以按照不同的人和情况来提前区分好是否马上回复。比如工作群,拆书帮的运营群,涉及到工作任务、职责范围内事务的消息,应该尽快回复;对于一些私人聊天,在自己的休息时间回复。
2、时间上:安排好自己的日清单,重要工作的封盒时间一律不看微信,普通工作时间可以回复一些紧急信息(或者跟对方说明稍后回复),日清单要划出每天不超过5个,每个不超过15分钟的休息时间,可以用来回复不紧急的微信。
3、目的上:回信不是为了闲聊,而是能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任务更好的完成。如果发现自己被带入了闲聊的节奏,并且时间准备超过15分钟,礼貌地表示有空再聊。。。(1305)
(1305-679)/57*0.8=8.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