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阶段,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级分化,初三天上地下”,意思是孩子刚上初一时比较省心,父母的话都还能听进去。可到了初二就开始越来越让人费心了,你说东,他偏要往西,而且这种情况还经常发生,学习成绩上也分化的比较明显,这些是很多家长的困惑,也是我们关注的“初二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我们可以盘点一下,在学习节奏方面,经历了初一,孩子适应了初中的节奏,到了初二,孩子既没有了适应的压力,也没有中考的压力,很容易形成一种懈怠的状态;在心理发展方面,孩子的青春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些特殊的心理诉求表现的越来越强烈,情绪不稳定开始变得更加剧烈,很多孩子甚至出现了逆反的情况;在学业设置上,新增了物理这一学科,而且各个学科的难度和进度都有明显增加,这一系列因素综合到一起,就促成了我们所说的初二现象。而初三,其实是对初二状态的延续,只不过升学压力增强了,所以这两个年级的情况是很类似的。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保持高效率的学习效率呢?
这里面的核心就在于,保持孩子对于学习的动力!
很多家长会很揪心的和我说,刘老师,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怎么帮孩子培养一下啊?其实,在这里家长的观念有一个误区,每个孩子天生就有学习的动力,学习动力不是培养出样出来的,是激发和保持下来的。作为家长,我们不需要成为万能的神去掌控孩子,我们要做的是发现、激发并保持孩子的学习动力。
这句话就是维持孩子学习动力的关键。对于所有家长来说,想要掌握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方法,第一步要做的不是去学习激发的方法,而是要学会寻找孩子学习的动力源在哪。就好比你买辆车,你要知道你买的是电动车,还是汽油车,才知道应该给它充电,还是加油。
那么,如何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动力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知识价值观的问题。在我们的文化价值里,总是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因此,我们总是习惯性的鞭策孩子,告诉他学习要努力,学习要吃苦,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更有甚者,我们把每一个学习努力的孩子,都当作刻苦的典范,大肆宣扬。可是,真相是这样吗?你去问问那些主动而又努力的孩子,他学习的辛苦不辛苦,他多半会告诉你不辛苦。因为人类本身就有求知的需求,真正的学习是让人快乐的。所以,当一个孩子真正热爱学习,热爱知识,付出多少努力他都不会觉得辛苦。这就好比一个孩子为了突破家长的封锁去玩手机,想尽各种招,甚至不吃饭,他也会乐在其中。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没有人真正喜欢做让自己觉得痛苦的事情。我们对孩子宣扬学习需要吃苦的观念,其实本身是在增加孩子无形当中的负担。所以,别再给孩子强调学习要吃苦了,意义不大。真正有意义的是,给孩子创造把他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的机会。比如,孩子读初二,学了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孩子爸爸正好是做相关工作的,那么完全可以分一点点孩子努力能搞出来的工作给孩子,表达上是让孩子帮家长一个忙的说法。这样的实践的体会,比你讲一万遍道理都管用。
同样的还有学习无用论,类似的负面语言和态度尽量少对孩子表达。以我的角度来看,我们学到的每一个知识都有用处,这一点我就不展开了,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也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
我们这么做,其实核心是想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一个孩子真正热爱学习,其实就不需要家长做什么了。
你可能会说,这我也知道啊,可是让孩子热爱学习太难了。孩子已经不喜欢学习了,怎么办呢?
这便是我要讲的第二点,提升孩子的学习体验。有个初一的孩子,叫做小睿,英语课老师带着大家读课文,突然,她哭了。老师无意中发现了小睿在哭,过去问他怎么了,她没说。老师让同桌安慰了一下她接着讲课了。课下,老师把孩子叫去单独沟通,女孩儿告诉老师,她感觉老师讲的大家都会,只有自己不会,觉得自己特别没用,心里感觉委屈,就哭了……好在,这位老师非常有经验,开导了一下孩子,这事就算过去了。
可是,过了几天,小睿不愿意去上学了。家长急了,怎么劝都没用。后边才慢慢发现,孩子上课哭这件事被同学们知道了,有几个比较皮的孩子拿这事开孩子玩笑,女孩儿感觉特别丢人,死活不愿意去学校。
从这里你会发现,孩子把学习和自己的自尊心关联起来了。这对于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件特别值得重视的事情。在小睿看来,她英语不如别的同学,就说明她比别人笨,就说明她没用。这当然不是一个正确的认知,事实上,每个人天赋不同,所擅长的事物也不同,自然在各方面的表现也不同。孩子英语不如别人,只是说明自己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知识掌握程度差些,并不能说明其他的。但孩子不一定能认识到这一点,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来帮助孩子了。
可是我们的家长是怎么帮助孩子的呢?我们采取的策略往往是鞭策孩子,“你英语成绩都那么烂了,还不多背点单词,就知道玩”、“同一个老师教的,别人能学好你怎么就学不好,你肯定没认真听”、“你怎么这么笨”,类似的话语有意无意的传递给孩子,这无疑给他了一个信息,她确实很差劲?但是她不能接受自己很差这件事情啊,这与她的心理成需要不符啊!于是他的情绪开始变差,并下意识的会去做一些让自己情绪变好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反!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关乎孩子学习体验的方面有很多,比如说在在学校感觉被老师针对、不喜欢某个老师、同学间闹矛盾、遭遇校园暴力、家长总是不认可孩子、成绩上总得不到满意的成果、学习上总是有挫败感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不具备分辨这种负面情绪精确来源的能力,他们也没有很好的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那么结果就是他们会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他认为这些负面情绪都是在学习上体验到的,那么他的解决方案就很容易是逃离学习。所以,你会看到有些孩子用故意不学习的方式证明自己很酷,他的潜在逻辑就是:我不是学不好,我是不屑于学习而已。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对他自尊心的一种自我保护。
所以,我们家长要激发和保持孩子动力的方法,就是去优化孩子在学习上的体验。他在学习上体验到越多的积极情绪,他学习的欲望越大。关于从哪些方面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其实也很简单,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满足他这个时期需求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