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接母亲去我家吃饭,路过村里的主干路小广场,看到那里有人正在往东墙上挂着白布,大队部的广播在告知村民,今晚电影下乡,晚饭后可以看电影啦。这种电影就是露天电影。
吃完饭送母亲回去,离小广场有些距离,就听到银幕上的声音,在唱着吕剧。母亲说现在看电影的人不能多了,我便随声附和着,家里面都有电视,大概多数人都在家看电视剧呢。
随着车子跑近了,我探头一看,村民们三三两两的坐着小板凳,人竟然不少呢。车子刚好得从中间路过,我都不好意思了,毕竟得遮挡一小会银幕。可又不能太快,不然车轮带起的灰尘多么令人讨厌。
我对母亲说,小时候能看一场电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呵。记得小时候,知道村里放电影,大人总会早点收工,女人们也早些做好饭,大人小孩都眼巴巴的盼着天早点黑,只有天黑了那个白布上才能出来人像,在里面走动说话。
村里的广场那里早就有人用凳子占了地方,甚至于有时为占地盘而打架,精明能干的人都能占到好地方,银幕下靠前的地方都是好地方,不然电影开演的时候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哪能看到上面的人在干啥,只能听到声音了,就成了听电影啦。我们全家都去看电影,父亲经常把弟弟举过头顶,弟弟就坐在父亲肩膀上看电影,很是神气。
我的同学中有个特别能干的的男孩,每次占地方,他都能占到好位置,最难得的是他也总是要让我过去看。他在班级里处处维护我,有次我们课间喝水,有个女生想喝,他偏把碗先递给我,那个女生竟然气哭了。我一直不知道他是因为我是班干部,还是那种孩子般的单纯的喜欢?不过我总是班级里的第一名。
那时候下乡放电影都是挨着村轮流转,于是我们就常常跟着放电影的走,大人领着,有时父母劳累过度不愿去了,我就随邻居家的大姐姐们,去临村看电影。母亲就提前和人家沟通好了,让她们看好我,不然母亲就不放心,也不会让我去看。
三、四里地的路,我随着邻居姐姐们,一路走一路说笑,去的时候听她们说一些家常里短,回来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就你一句我一句讲电影里的那些人。深一脚浅一脚的,有星星月亮的时候还好,黑漆漆的夜也是让人害怕,就是这样也挡不住我去跟随看电影的步伐,路上我不时的揪着人家的衣襟。在我们村放映过的电影,隔天又去到临村放映,相同的影片有时能连着看两三遍,也不觉得没意思。物质贫乏,娱乐也少,于是我们都愿去赶那个热闹,看电影。
那时候我最羡慕的就是那些放电影的人啦,看着他们熟练地把白布挂起来,到天黑了再坐在机器旁,神一样的操作,然后人物就在上面活了,令我很是敬佩。感觉他们多么幸福呵,能天天看上电影,自己长大了能当一名放映员该多好啊。
那时候看的电影多数是战争片,抗战片及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孟良崮战役》等等印象特别深刻,而且百看不厌。从电影里知道了许多东西,嫉恶如仇的心性由此而生。
再后来就开始有了黑白电视,不过一个村里也没有几家有的,脸皮厚点的都去人家屋子里挤着看,坐着小凳子挤在一起,主人家都盘腿坐在炕上。到我们家买起电视,中间又过了几年,那种黑白电视,要在院子里竖高高的信号竿,有时信号接收不好,就是一片雪花在闪,偶尔能听到声音。有时候气极了,无意中用手拍两下机身,倒是出来影像啦,真是有意思。
那时候我已经住校了,只有周末回家,最满足的是和父母一起围坐在热炕头,看几集电视剧。一般都是母亲给我讲解,因为前面那几集我都错过了。那时候家里人热衷于看武打片,如《霍元甲》、《陈真传》等。
如今家家户户都买的起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如今再到智能和影投,坐在家里看电影已成了现实,生活比过去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啊!偶尔去影院感受一下,似乎成了大多数年轻人的时尚,生活的色彩真的是越来越斑斓起来,让人应接不暇。再次看到有露天电影,恍如昨日,那些年藏在心底的电影梦又展现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