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学第十三课

作者: 神洲之光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03:44 被阅读347次

第十三课 更美的圣礼

一.什么是圣礼

圣礼就是在教会中举行的礼仪,特别重要的是洗礼和圣餐,这些礼仪是神所设立和祝福的,也是教会和信徒应当重视,并且应当经常举行的。教会如果不举行圣礼,就好像有一些缺陷一样。如果是因为缺少传道人的缘故,可请平信徒领袖主持。

二.圣礼的特质

1. 圣礼是外在可见的礼仪

洗礼让我们很具体的看见,信徒借着水,受洗归入基督的名下。圣餐是借着饼和葡萄汁,代表耶稣为我们舍身流血。所以圣礼是借着一些具体的物件和仪式,让我们看见神的恩典。

2. 圣礼表达了内外合一的见证

圣礼已被神分别为圣,它不光是外在的仪式,里面更蕴藏着丰富的属灵含意。因此信徒不仅要重视圣礼的仪式,更应明白圣礼的含意,并在生命中活出圣礼的真正意义。

3. 圣礼是神的吩咐

耶稣吩咐门徒要施行洗礼,又设立圣餐,并吩咐门徒要守圣餐,以记念他为我们受死。所以洗礼和圣餐都是主所吩咐的,是教会要遵守的。(太28:19;路22:19)

总之,圣礼是神为教会设立的仪式,借此在信徒的生命中表达出圣礼的崇高意义,以及神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三.洗礼

1. 洗礼的意义

a. 洗礼是一个公开见证,表明我们立志接受耶稣作我们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可16:16;徒8:36-38)。

b. 洗礼表明我们愿意与主同死(向罪死)、同埋葬(使罪身灭绝)、同复活(活出新生命)的心志(罗6:3-5)。所以洗礼的意义是,我们愿意弃绝以前罪恶的生活,进入耶稣的生命中,接受神的主权,成为一个新造的人。

c. 洗礼表明我们的罪已经得到赦免、生命已经得着更新(徒22:16;林前6:11)。水的本身并没有赦罪和赐生命的能力,赦罪的能力是来自主耶稣,而新生命是来自圣灵的工作。洗礼是一个象征,表示因着相信耶稣,我们已经经历了圣灵的洗礼,使我们的罪得着赦免,生命也得着更新了。

d. 彼得用挪亚时代的洪水表明洗礼(彼前3:20-21) :“水”可以代表审判,也可以代表拯救。对方舟以外的人代表审判,对方舟之内的人代表拯救。同样洗礼对罪人代表审判,而对相信耶稣的人就代表拯救。“水”代表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拯救。我们受洗以后,一方面遵守神的要求,另一方面表达我们愿意一生跟随主的心意。

2. 领洗的资格

a. 只要已经认罪悔改,接受耶稣作救主和生命主宰的弟兄姊妹,就可以接受洗礼(最重要)。

b. 有重生的见证(信心自然的流露)。

c. 在受洗之前,教会应当为准备受洗的人举行基本要道班,让他们清楚明白福音的真理,以及基督徒的生活准则。传道人要与他们个别的交通,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然后替他们施洗。

3. 施洗的资格

a. 如果教会有牧师、长老、传道人、头羊等全职事奉的牧者,应当由他们负责。

b. 如果没有传道人,执事、平信徒领袖或者受尊敬的信徒,有属灵生命见证的信徒,也可以替人施洗。

4. 洗礼的形式

a. 洗礼的形式一般有浸礼(将受洗的人整个浸在水里,然后把他从水中扶起来)和洒水礼(用水洒在受洗人的头上)两种,都是奉父、子、圣灵的名为信徒施洗,有相同的意义。

b. 选择洗礼的方式,主要根据弟兄姊妹的愿望,以及遵从教会的传统。

c. 不同形式洗礼的信徒和教会要互相接纳,因为洗礼重视的是受洗人的信心和洗礼的意义。

5. 已接受洗礼者可否再受洗

a. 如果上一次洗礼时未清楚救恩,可以再洗,但也可举行坚信礼(在会众面前作信主的见证)。

b. 如果再洗是要否认上一次的洗礼,就不应该再洗。

四.圣餐

1. 圣餐的意义是记念主耶稣的救恩,记念主耶稣曾经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饼代表了主的身体为我们擘开,葡萄汁代表了主的宝血为我们流出,洗净我们的罪(路22:19)。

2. 领受圣餐的资格:凡已经相信主耶稣、清楚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可以领圣餐(最重要)。很多教会要求信徒先受洗礼,才可以领圣餐(合理)。

3. 施餐者的资格:与洗礼相同。

4. 领受圣餐的态度:守圣餐的时候,我们要省察认罪,然后才领圣餐。如果不尊重圣餐,圣经告诉我们,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林前11:28-29)。我们要带着敬虔和感恩的心,领受圣餐。

5. 圣餐之前的预备:圣餐用的饼和杯,应由一位教会中有好见证的弟兄或姊妹预备。饼可以自己作,只用面粉和水,不需要加其他材料。杯可以用葡萄汁或葡萄酒,按会友的人数分成小杯(请多预备几杯,以免不够用)。圣餐前,将饼和杯放在聚会地点的前面,用一张白布盖上。

圣餐和洗礼的仪式可以有所不同,但所表达的意义却是相同的。盼望每次的圣礼,都能够带来信徒灵命上的更新,让神得荣耀。

相关文章

  • 教牧学第十三课

    第十三课 更美的圣礼 一.什么是圣礼 圣礼就是在教会中举行的礼仪,特别重要的是洗礼和圣餐,这些礼仪是神所设立和祝福...

  • 教牧学第三课

    第三课 生命与事奉 教会的牧者是神特别呼召的人,要事奉神、牧养教会,他们应当在生命和事奉上作众信徒的榜样。牧者在属...

  • 《教牧学》读后感

    当我看完这一本《教牧学》,里面的内容教导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教牧以及教牧的工作。 在这一本我学到了很多,在教牧学看到...

  • 教牧学第十一课

    写在前面 : 需要教牧学文档或PDF的牧者请单独与我联系。 第十一课 教牧的教会观 作为教会的传道人,应当对教...

  • 新编日语教材第一册课后翻译题解答(十三・十四)

    第十三课p251 1、对不起,这儿请教我一下。 「すみません、ここ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好的。不过,牧野君你没有汉...

  • 教牧学第十二课

    第十二课 更美的祷告与崇拜 教会传道人需要在四方面帮助信徒成长包括: 1. 建立信徒与神之间的关系:透过祷告、崇拜...

  • 教牧学第十五课

    第十五课 更美的动员 本课重点:传道人如何帮助信徒发现恩赐,如何帮助信徒使用恩赐事奉神。 一.信徒的身分 凡相信耶...

  • 教牧学第十六课

    第十六课 教会的增长 1955年,在印度从事宣教的马盖文博士(Dr. Donald McGavran)将他个人宣教...

  • 教牧学第十九课

    第十九课 教会的行政管理 一.引言 圣经中也有行政管理的观念,行政管理就等于圣经中的管家、领导、监督、治理的意思。...

  • 教牧学第十四课

    第十四课 更美的团契 一.团契的意义(徒2:42) 1. 相交:共同分享在基督里的生命,和一切属灵的恩典与福气,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牧学第十三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eb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