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得百花终成蜜

作者: 乐仁智l让文字在山水间跳舞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21:05 被阅读39次

    安庆为皖国古都、黄梅戏之乡,菱湖之畔有中国黄梅戏博物馆,脚步还未触及,心灵早已抵达——思考如何去解析黄梅戏。

    我把目光落到一个“采”字上,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可归结黄梅戏的成长与创新之路。

    一采为小戏。黄梅戏起源于唐初的采茶调,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一种民间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

    二采为本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通过人或事不断把小戏串起来,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主要表现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采为大剧种。借鉴全国其它剧种,在演出内容与形式上汲取创新,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和剧种广泛传播,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从安庆走向全中国甚至海内外。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形象地指出了心中之志用诗来表露,诗言不尽,便会情不自禁地歌唱起来,用更强烈的外露的方式宣泄心中情感。每当人们辛勤采茶时,同时也采出心灵欢快喜悦的歌声;每当春种秋收时,农民们惯唱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来歌颂劳动丰收;每逢黄梅季节洪水成灾时,农民们组织迎神赛会歌舞演唱,祈求年年丰收。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通过不断“采”各剧种之长,新中国建立后,黄梅戏“梅开二度”,“梅开三度”,尤其《天仙配》,曾二度拍成影片,轰动海内外。从严凤英、王少舫,到马兰、韩再芬等,名家迭出;黄梅戏拓展到广播剧、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表现形式,竞相开放。

    黄梅戏带着泥土的芳香,享受着长江淮河的滋润,扎根于民间,扎根于全国人民心中。《天仙配》、《女附马》、《打猪草》、《闹花灯》等精品耳熟能详,“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为求李郎离家园”等唱响各地。

    酿得百花终成蜜,黄梅戏成为了戏曲百花园中的奇葩,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仁智于2019年2月23日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酿得百花终成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hm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