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翻译: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废除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废除掉?那些人利用一天工作劳动之余在乡校彼此交游,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过尽力做善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很快地停止?但是(这防怨)就像防止河水溃决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点评:
民众的舆论,防民之口,就是放弃了互动和反馈机制,失去了改正小错、堵住蚁穴的机会。
人生同样如此,如果你铁鸭子嘴、容不得别人的批评,就丧失了很多进步的机会。对于那些真正想成功的人来说,他是迫切希望得到外界反馈的,那反馈无论是否难听,都有助于他下一步的行动。这就是所谓“闻过则喜”。
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治国理念、企业战略、人生规划,都是对未来的设想,它们都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校正,预先的设想、过程中的调整,两者缺一不可,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也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