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不毁乡校|经典重读

作者: 梅心无影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22:16 被阅读33次

    文 / 无影

    近日,偶然读到《子产不毁乡校》,有感于古人闻过则喜、知道反省自身之明智,因录于此,为重读经典之第一篇。

    查找其全文,通篇读下来,竟然不长,竟然不难,心内不禁沾沾自喜:所谓四书五经,吾不惧矣!

    子产不毁乡校|经典重读


    1、原文

    《子产不毁乡校》
    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全文如下: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何为?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
    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若之何毁之?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
    “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小人实不才。
    若果行此,
    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
    吾不信也。”

    2、串联

    “吾不信也”
    ——可见,
          对于子产尊重民意的意识,
          孔子是评价得很高啊!

    想起了类似的一句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也顺便查了一下,
    原来出自《国语.周语上》——

    召公曰:

    “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背景:

    春秋时,周厉王暴虐无道,
    受到国人的批评指责。
    周厉王竟然派专人监视,
    发现谁发牢骚批评他,
    就把那人抓去杀头!

    《左传》记事,《国语》记言,然也。

    3、 备注

    子产,复姓公孙,名侨,
    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称公孙。
    郑州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人。
    他是郑穆公的孙子,
    公子发子国的儿子。

    公元前554年,子产任郑国卿后,
    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
    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
    铸刑书于鼎,
    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

    ⑴ 乡校:地方上的学校。
                    它既是学习场所,
                    又是游乐、议政的场所。
    除了"乡校"一词外,古代还有
    学府、太学、国子监、庠、私塾、书院
    用来表示学校的词语。

    ⑵ 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
    ⑶ 然明:郑国大夫,姓鬷(zōng),
                  名蔑,字然明。
    ⑷ 何如:如何,等于说怎么样。
    ⑸ 何为:为什么?表示不同意的诘问。

    ⑹ 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
        退而游焉:工作完毕后回来。
        游:闲逛。    焉:句末语气词,无意义。

    ⑺ 善否(pǐ):好和不好。
    ⑻ 忠善:尽力做善事。损:减少。
    ⑼ 作威;摆出威风。防:堵住。
    ⑽ 遽(jù):立即,马上。
    ⑾ 防:堵塞。川:河流。
    ⑿ 道:同“导”,疏通,引导。

    ⒀ 药之:以之为药,用它做治病的药。
        药:用如动词,以...为药,
              当作(治病)的良药。
        之:指郑人的议论。

    ⒁ 蔑:指郑大夫然明,
                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
    今而后:从今以后。
    信:确实,实在。
    可事:可以成事。

    ⒂ 小人:自己的谦称。
        不才:没有才能。
    ⒃ 其:语气词。
    ⒄ 二三:泛指复数。这些,这几位。


    学国学,孩子该从哪里入手?
    夏商周 · 国家|笔记整理
    今日,读书
    谈“空”论“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产不毁乡校|经典重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on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