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及头脑发育等方面的差异专家提醒———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性别的差异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
当你把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并肩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女孩总是希望寻找一个面孔,然后盯着这张脸看,而男孩则容易被一个移动的物品所吸引,如一辆小汽车。可以说,这时候父母应该看见并接受这种差异,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男孩、女孩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资料图片
人常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可真一样吗?
至少从教育上来说,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及头脑发育等方面的差异,会体现出很多不同。早教专家闫琦表示,对于这些不 同,家长应该做到心里有数。
1岁前,男孩管,女孩宠。
这段时间里,孩子还没有什么意识,需要父母提前对他们的性别性格有所界定。比如可以经常对男孩说“不哭”,而对女孩子要像对待“小公主”般宠着。
1~2岁,男孩能说20个单字就行。
男孩语言能力发育较晚,通常,女孩在1岁左右时,就能说出很多单字和双字;而男孩可能只会说些单字。闫琦认为,这是因为男孩的语言中枢神经长得本就慢些,所以在1~2岁时,他能说20个单字就行。“即使孩子没反应,也要多和他交流,如果想引起他的注意,可以用动作来表达。”此外,儿保医生吴虹提醒,男孩子生性较淘,从能爬能走时,就要严防意外,扫除家里的安全死角,比如拐角放家具、桌角包防护等,还要防止男孩子爬高。
2~3岁,男孩多防传染病,女孩多防免疫疾病。
宝宝们有了一定的“性别意识”,男孩子更加冲动,女孩子更加细腻。“此时不要过于约束其行为,顺其自然。”闫琦说。此外,2岁半到3岁的孩子易生病,男孩易得传染病,因此要少去人多的地方;女孩患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比较大,家长应多注意这方面的信号。
3~4岁,男孩多做智力游戏,女孩多做体育运动。
3~4岁时,男孩和女孩的“性别特征”更加明显,男孩一般会特别淘,女孩子则变得胆小内向。“这时家长就不能再听之任之了。”儿童心理咨询师鲁杰认为,男孩子应多接触有挫折感的智力游戏;女孩子则应通过体育活动增加安全感。
据《环球时报》
大人莫唠叨男孩多听女孩倾诉
男孩和女孩从出生起,各项生理指标就不一样。因而,男孩和女孩会以不同的方式加工信息,感知世界,并用不同的行为作出反应。
男孩和女孩情绪化程度不同
女孩女孩开始玩耍的时间比男孩要晚,她们更喜欢挑选洋娃娃之类的玩具,即使同样是搭积木,女孩也喜欢把积木一块一块并排着搭,好像一间房子。
在社交上,女孩在社会交往的感知上比男孩更活跃,在语言技能、小肌肉精细动作技能、辨别情感、对情感作出反应等方面都要超过男孩。
男孩由于男孩的活跃,他们很早就开始玩玩具了。男孩喜欢那些比洋娃娃或动物跑得更快的玩具。搭积木的话,他们更喜欢把积木一块一块搭高,仿佛一座塔。在社交方面,男孩在自主感觉上比女孩活跃,玩耍中更有扩张性,在理解运动和空间方面比女孩更超前。人们都认为女孩比男孩更情绪化,但事实上,即使是年龄很小的男孩也比女孩的感情更强烈,男孩更容易激动,之后也更难恢复。
男孩和女孩对关心和信任的需求不同
女孩无论哪个年龄段,女孩都需要更多的关心。当女孩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如果你提供帮助,她可能会感觉到更多的爱。反之,当父亲过于信任女儿处理事情的能力,给她太多空间时,她可能会觉得遭到了拒绝、抛弃。而且,女孩喜欢向家人“抱怨”,实际上她只是希望受到关注,做父亲的不该只是提供一个解决办法,而应全神贯注地倾听,以满足她的需求。
男孩和女孩相比,男孩需要更多的信任。当男孩独立完成一件事时,他会自我感觉良好,例如,在穿鞋的时候,他可能会固执地拒绝父母的帮助,想独立做好这件事。如果母亲过于关心儿子的某种需要时,他很容易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她不相信我能自己做好”的表示。当男孩遇到压力时,倾向于把造成压力的信息摒除在外。因此,爱唠叨的母亲需要注意:如果想让儿子记住你的要求,不妨用正面的方式提出要求,尽量减少唠叨给他造成的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