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PET
【文化教育】20171019 解读:《由内而外的教养》

【文化教育】20171019 解读:《由内而外的教养》

作者: 鞍山孙勐 | 来源:发表于2017-10-16 13:31 被阅读91次

    作者介绍

    (1)丹尼尔·西格尔,《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作者,国际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临床教授。正念觉知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第七感研究所(Mindsight Institute)创始人。在大脑、心理治疗和儿童教养领域不断有开创性的作品问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七感》《由内而外的教养》和《全脑教养法》。作品多次发表于《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新闻周刊》《时代》,活跃于NBC、ABC等知名媒体。

    (2)玛丽•哈策尔,《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儿童早期教育及心理学硕士,儿童发展专家,致力于家长及教师培训和教育工作三十余年。

    作品简介

    《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真是难以置信,我的父母曾经犯过的那些让我小时候深恶痛绝的错误,我居然原封不动地转嫁到了我的孩子身上,注定要重蹈覆辙吗?”这一切听起来很耳熟对不对?不知有多少父母这样责问过自己,但可悲的是,他们在深深的懊悔之后往往还要继续犯错,最终陷于“犯错—懊悔—犯错”的循环中。那么,有没有可能改变这种循环呢?

    《由内而外的教养》不仅为你解答问题,并且提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你解决问题。人际神经生物学和依恋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因此,正是我们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只有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经历,解决早年未妥善处理的精神创伤,才能以健康的心理创造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经典畅销读物《由内而外的教养》这本书的10周年纪念版中,丹尼尔•西格尔和学前教育专家玛丽•哈策尔深入探讨了童年经历对我们教养方式的影响。他们梳理了人际神经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阐释了亲子关系如何直接作用于儿童大脑的发展,并为家长们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步骤,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教养出坚韧不拔、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作品序言

    《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能够向中国的读者朋友们介绍人际神经生物学在日常生活及养育孩子方面的应用,我深感荣幸。无论你有怎样的背景和经历,无论你是否已为人父母,只要对人一生的发展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感兴趣,这个领域对你来说便是很有价值的。人际神经生物学融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什么是心理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根据人际神经生物学的观点,心理既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中,也存在于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在《人际关系与大脑的奥秘》(The Developing Mind)一书中,我总结了这种观点。我的三部作品均论述了人际神经生物学在实际中的运用。《第七感》展示了如何运用整合的概念发展健康的心理。书中描述了一些个人的生活故事,还给出了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会改变大脑的运作方式甚至构造。通过整合注意力,我们可以在大脑、健康和生活方面创造更多的整合。故事中的人年龄各异,人生经历也千差万别,但这些故事都揭示了如何运用整合创造更健康的生活。

    权威评论

    这本书很有启发性,书中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父母与孩子进行有益的情感交流。我们不应止步于教育子女不单单是我们的工作,也要努力完善自己。作为七个孩子的家长,这本书一直都是我们的睡前必读书。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好莱坞著名导演

    对那些致力于成为好父母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好书。《由内而外的教养》感人至深,引导所有探寻心灵的人超越表象,去理解人际关系中最特别、最珍贵的一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米歇尔•菲佛,好莱坞明星

    我十分欣赏这本书,尤其认可书中强调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交流以及完善自我认知对亲子关系的重要性。父母们肯定会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受益。

    ——阿兰•斯若夫,公共卫生学博士、明尼苏达大学儿童成长研究中心教授《情绪发展:早起情绪生活组织》作者

    西格尔和哈策尔将复杂深奥的脑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转化为简单有效的养育方法。对所有父母以及渴望成为父母的人来说,这是一本真正的必读书。

    ——玛丽莲•伯努瓦,医学博士、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会会长

    《由内而外的教养》告诉父母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自己儿时的经历,有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简历起一种健康交流、紧密联系、互相信任的关系。

    ——萨尔•赛维尔,公共卫生学博士,《言传身教》作者

    所有父母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养育子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这本书可以让这项工作变得更轻松。

    ——哈罗德•考泼维茨,医学博士、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主任,《并非喜怒无常而已:青少年抑郁症的识别和治疗》作者

    本书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方式。

    ——埃伦•加林斯基,家庭与工作研究所主席、《问问孩子》作者

    每个家长都应该读一读《从自我省思中教养子女》。这本书里介绍了大量其他教育类书籍中不常见的大脑发育方面的知识。这本书会让你在看着孩子学习和成长时,体会到更多乐趣。”

    ——贝蒂•爱德华,《画出大脑右半球》作者

    如果有谁觉得自己注定会重复父母的错误,他真该看看这本书。读者们通过此书可以学着发现和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放自己的内心,更好地投入到当下生活里去。

    ——杰西卡•泰奇《复杂世界里教育子女的简单方式》 作者

    《由内而外的教养》对育儿来说太有用了。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温和地提醒我们要为孩子倾注更多的感情,同时也不要忽略我们自身。这本书告诉我们,抚平过去的创伤和自我成长永远都不嫌迟。遵循书里介绍的方式,你就可以更轻松愉悦地融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子女之间也会有更深的感情。”

    ——杰西•尼尔森,导演、制片人、编剧

    这本书的独特结构给了我们一次回忆自己幼年时如何受父母教育的机会,也让我们学会沿用有益的教育方法并重新思考我们对子女的养育方式。这些新颖有趣的观点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过去的方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

    ——理查德•波尔比,依恋研究中心主任

    这本书独特地融合了以为精神病学家的临床经验和一位保育学校老师多年来处理孩子们各种情绪问题(包括沮丧、愉悦、苦恼、兴奋等)的丰富经历。西格尔和哈策尔一同拨开教育子女这件事情的表层,还原它最本质的特征。

    ——尼尔•哈尔丰,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儿科专家

    核心内容

    《由内而外的教养》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216页大约18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7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3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完善自我,从而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下面有一个真实的故事:40多岁的父亲,是颇有成就的大学老师,他没有抑郁症,也没有一点精神紊乱的表现,但是他的母亲生病了危在旦夕,他的同事也被诊断出患了重病,而他却对这些没有任何感觉,他也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交流,她是如此深爱女儿,但却非常担心自己是否能够给女儿带来幸福,她很苦恼,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当心理治疗师问及他的童年时候发现他对父母的回忆很少。

    他能想起来的只是他们非常有知识,但从来不关心他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只关注工作上的成就和形式的对与错,当他的父亲在他十几岁时去世时,他的母亲甚至没有和他谈论过这件事,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就是因为它在童年时也是严重缺乏情感交流,父母和孩子的情感疏远使他失去了情绪处理能力,而正是对情绪的正确处理,才能让正常的亲子关系建立,这个父亲童年的经历导致他与子女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这本书《由内而外的教养》作者丹尼尔·西格尔就回答了自我认知如何影响养育方式的问题,丹尼尔·西格尔发现,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因此正是我们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并且影响着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

    比如上文说的那个父亲,童年的经历影响着他和子女的关系,类似的经历也可能发生在你和你的孩子身上,比如是不是孩子的某种行为会惹怒你?是不是你看到他大呼小叫地穿过门厅,把刚刚擦完的地板弄脏了,会觉得不可忍受,或者当他临睡前非要缠着你再多讲一个故事的时候,你就会气得想打人?你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老是控制不住自己?丹尼尔·西格尔认为,只有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经历,解决早年未处理的精神创伤,才能以健康的心理创造温馨的亲子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由内而外的教养方式。

    丹尼尔·西格尔还是“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最为推崇的脑科学家,近年来,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家庭教育传播给大众,这本《由内而外的教养》是在美国畅销了十年的幼儿经典。下文小编将从记忆的提取机制,亲子关系中的三种经典模式,如何发现自己不好的童年经历,改变他对自己的不良影响这几个方面,转述怎样完成由内而外的育儿之路。

    第一个部分观点:以往的经历会影响你教育孩子的方式。

    文章开头提到那位父亲的例子,童年时期父母的冷淡造成的他成年之后对感情的麻木,这可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生活中典型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过往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导致为人父母之后遇到某些情境时,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就会跳出来影响情绪和行为,进而反复影响亲子关系。

    【案例】玛丽买鞋:每次玛丽带孩子去买鞋,最后都会闹得很不愉快,因为她嘴上总是鼓励孩子挑自己喜欢的鞋,但是当孩子真的挑中一双鞋的时候,她就开始挑剔这双鞋,不是颜色不好,就是款式不好,然后她就把这双鞋贬得一文不值,孩子本来挺兴奋的想要新鞋,但是经过几番受打击之后,他们开始妥协了:妈妈,您随便吧,挑什么都可以。于是玛丽拿起两双鞋反复比较斟酌了很久,最终选定一双才离开了鞋店,但是孩子们已经精疲力尽了,完全没有穿新鞋的高兴劲儿.

    玛丽是故意这么做的?玛丽并不是,她好像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一样,每次都这样,还在回家之后给孩子们道歉,但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老是重复着连自己都讨厌的行为,其实这同玛丽小时候的挫败经历有关。他们家兄弟姐妹八个,她妈妈每次带他们出去买鞋的时候都要赶着大减价的时候去,商场满满的都是人,她总是在慌乱中仓促地挑选鞋子,新款又太贵,妈妈舍不得买,所以玛丽总是买不到最理想的,她妈妈花钱也很不情愿,还总是很爱生气,所以玛丽一想到买鞋就很痛苦,导致玛丽成年后的焦躁行为并不是现在买鞋的经历,而是多年前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却影响了她跟自己孩子的亲子关系。

    同样的经历,比如你小时候母亲经常因为讨厌你的哭声就不声不响的离开家,你就会一直寻找她,怀疑是不是自己的一切,当你离开孩子的时候就会感到很焦虑,给孩子带来压力,再比如儿时惧怕打针,穿着白大褂的那个凶巴巴的医生给你留下了深深的恐惧,当你成为父母,面对孩子难受哭起来的时候,就会感到紧张和烦躁,不知道如何安慰孩子,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以往的经历会影响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许,你会觉得我的童年很快乐呀!没什么问题嘛!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你跟孩子或者伴侣经常因为某一个行为吵架不愉快,或者你会莫名其妙的发现某个行为你特别不能容忍的时候,可能你就要停下来想一想,人们早年的经历或者叫精神创伤,并不会让你明显的感觉到,它会藏在你的记忆深处,某个时刻可能突然闪过你的大脑,或者带给你某种情绪,为什么会这样?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借助人脑对记忆的提取机制。

    人类的记忆有两种,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怎么理解?人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的神经系统看来都是接收到的一系列刺激动作,在接收到这些刺激之后,经过脑部神经元的活动,会把这些刺激转化成信息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大脑会调取这些记忆,但是这个调取方式可不一定都是我们有意识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有意识地回忆过往经历,这个时候大脑提取出来的信息就是外显记忆,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你无意识的情况下记忆自己就跳出来了,这就是内隐记忆。多数情况下之所以会形成内隐记忆,因为人类有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在经历痛苦的时候,人在心理上有意识地忽略了他人带给自己的惊恐的感受,但是大脑并没有偷懒,还是把这些信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储存起来,当我们的生活出现了跟之前的痛苦经历相似的情形,这些潜藏的人脑中的内隐记忆依旧会不请自来。

    人们不会觉得自己在回忆某些东西,但是却能切实体会到这些痛苦经历带来的不好的情绪,或者烦躁、或者悲伤、或者压抑等等,好像这些事情刚刚又发生了一遍,从你心底里因为抗拒之前的痛苦经历而抗拒所有与他相似的行为和他们引起的不良情绪,所以你会特别不喜欢某种行为,不准别人这么做,如果谁这么做了就会认为是在冒犯自己,所以内隐记忆是导致痛苦情绪的重要原因,对于过往出现的痛苦经历,如果没有妥善处理,相当于人们心理上并没有过去这个坎,但记忆很诚实地提醒着你的痛苦,这些时不时出现的内隐记忆,甚至会构成你的一种系统化的思想,在你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被动的回应模式,不断的伤害着你跟孩子的关系。而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童年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孩子尚未成型的性格。

    第二部分观点:父母与孩子的不同互动方式决定孩子不同的依恋模式。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在一点一滴跟父母形成了依恋关系,如果孩子和父母经常有紧密的连结,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积极回应,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理解和保护,那么他们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就是一种安全的依恋。孩子在这种亲子关系当中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因为他觉得如果我能够与外界很好的沟通,我就可以找到办法解决问题,这种依恋关系是安全的,能够给孩子接触世界打下基础,是孩子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基础,还会对孩子的交际能力,抗压力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每对亲子关系都是安全的依恋关系。父母身上未解决的问题会时刻影响亲子关系,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孩子就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

    【案例】爸爸喂奶:女儿饿了开始哭,但爸爸并没有注意到,女儿哭得更大声了,爸爸抬头看了一眼,等把报纸的故事看完才生气的走到女儿床边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以为女儿需要换尿布,就试着一声不响地帮女儿换尿布,然后把她放回婴儿床上,接着看报纸,女儿并没有停止哭,她以为女儿需要睡觉,于是找来安抚奶嘴给她盖上毯子关上门,希望她安静下来,但这些依然没用。后来,爸爸看了看表,发现距离上一次喂奶过去了四个小时,这才意识到女儿可能饿了,才坐下来给孩子喂奶,女儿终于安静下来了,但实际上女儿已经哭了半个小时了,通过这次经历这个孩子知道了,爸爸不能每次都能明白他发出的需求信号,如果经常这样,孩子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也就是说孩子会在情感上尽可能不去依赖父母,孩子跟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冷漠,他们为了防止内心变得脆弱,不断弱化右脑对情感的感知,逐渐依靠左脑的理性思维方式。

    那么,为什么这个爸爸会显得这么冷漠?可能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他们好像感受不到他人的存在,也对孩子的感受不敏感,甚至对自己的情感信号也不理睬,仿佛他们的童年经历是空白的。

    【案例】爸爸抚慰:女儿哭了这位爸爸却很犹豫,对抚慰女儿没有信心,他很担忧地抱起女儿,忽然想起了工作上的烦心事儿,还有小时候自己的父母经常吵架,他曾经暗暗发誓绝不会重蹈覆辙,这个时候女儿还在哭,他想这一定是女儿最伤心的时候,他紧张的表情和紧紧环绕着女儿的胳膊,没有让孩子感到一丝安慰,她给女儿喂奶女儿停止的哭声,但他依然表情凝重,因为他不知道下次女儿再哭他该怎么安慰她。

    如果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小孩子会形成什么样的依恋模式呢?那就是焦虑型依恋,孩子不确定父母是否能满足她的需求,有时候他能,有时候他不能,这种焦虑导致了不确定感,会使孩子觉得跟他们的连接不可靠,反观这些孩子的父母可能存在童年所说的照顾变化无常,或者对照顾过度依赖,成年后会对过度依恋关注,内心又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这种专注的态度有可能会妨碍父母感受孩子发出的信号,常常感到内心压抑,前文讲述的买鞋子的玛丽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案例】爸爸回忆:当女儿哭的时候爸爸非常烦躁,他扔下报纸直接奔到孩子床边,想立刻阻止他的哭声,她抱起孩子的时候非常粗鲁,女儿哭的声音更大了,因为他现在不太饿,还很不舒服,有可能是饿了,就抱着女儿走到厨房快速的准备奶瓶。一着急,奶瓶突然掉到地上摔得粉碎,女儿被吓得哭声更大了,这位爸爸变得狂躁起来,想起了小时候酗酒的母亲,会在喝醉之后打骂自己,他发誓绝对不会像他母亲一样,这个时候孩子在她怀里停止了哭泣,呆呆的看着半空,爸爸意识到自己走神儿了,赶紧准备好奶瓶,坐下来给孩子喂奶,过了好一会儿,女儿才回过头来看爸爸的脸,目光呆滞,面无表情,这位爸爸的童年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他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回忆,如果女儿不高兴,父亲就陷入恍惚状态,陷入到自己的情感创伤里,把孩子扔到一边,这会使亲子关系产生隔阂和恐惧,孩子学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她认为激烈的情绪很难控制,这样孩子会形成紊乱型的依恋模式,很难处理自己跟他人的激烈情绪,心理上可能出现分裂倾向,面对压力的时候无能为力。

    上文案例出现的三位爸爸童年可能出现过精神创伤,他们的情绪变化无常,常常会吓到孩子,在生理上没有抚平的精神创伤,会阻碍大脑信息的流动,左右脑的协调能力也受到损害,在反思生活的时候会陷入混乱,使他不能够连续的描述过去的生活,这就导致了他们对生活意义的感知出现问题,情感无处安放,慢慢的对情感的体察麻木,注意不到他人的情感,将影响人际关系,也不太会沟通,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总之这三种依恋模式都不是安全的依恋模式,了解不同依恋模式的目的并不是对号入座,而是希望通过分析自己的依恋类型,加深自我了解,找到恰当的途径改善行为,促进形成亲子关系的安全依恋模式。那么怎么能让这些隐形的童年经历不要在暗中影响我们呢?

    第二部分观点:反思你的童年经历,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

    有人说童年经历已经不能更改,这种思考有什么用?作者认为,是否能够抚平创伤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面对和接受过去那些难以承受的情感记忆?最难的是要承认一些严重的、令人恐惧的、又确实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的看待这些回忆,我们的成长过程就会变得不连贯,但如果最终接受了它,就等于接受自我,同时也会感到人情的温暖,要健康顺利的成长,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把过去的经历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这种练习可以通过深层次的思考获得,这种思考不仅能够使你更全面的了解自己,还给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你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因为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变成隐形记忆不容易提取,所以深层思考是需要技巧的,作者给出了12个反思问题,帮你发现关于童年经历的隐形记忆,我们看看这些问题是什么?

    1.你怎么看待成长?

    2.从少年到成年,一直到现在,你和父母的关系是如何变化?

    3.在跟父母的相处上你有什么喜欢或讨厌的地方?

    4.你是否被父母拒绝过?是否受到过父母的惊吓?

    5.父母的教育对你的童年有什么影响?

    6.你能记起很小的时候和父母分离时的感觉吗?

    7.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重要的人过世了?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8.当你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你的父母有什么反应?

    9.如果小时候有其他人照顾过你,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10.你是否因为童年的一些经历,而特别讨厌某种行为?

    11.你经历的事情中有哪些事是你希望能够有另外一种处理方式?

    12.在和他人的相处上,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这12个问题有助于你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唤醒你的记忆,你可能已经发现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景象,内心也会出现一些感受,有时候你会对某段回忆感到羞耻,对于这些回忆,我们可能会在语言上修饰一番,使他们不那么难看,这不但使我们远离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也阻碍了我们真实的感受他人。在回忆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紧张和沉重,这也很正常,这时候记录场创伤经验是一个好办法,当你情绪不稳定或者怒气冲天的时候,把这些情绪如实记录下来,你会发现引起你情绪波动的是孩子几种固定的行为,这时候你可以不用急着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就行,然后要集中精力想一下,导致你情绪波动的深层次原因,为什么生气?到底哪一个环节引起你反复的不舒服?为什么会这样?这时你就可以回忆出一些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经历,可能是童年时期或者某一时刻的经历,这一步可以让你的内隐记忆外化,变成外显记忆,然后分析一下事情的经过,你可能会发现,过去自己存在一贯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导致你经常出现一些做法,影响了你跟孩子的关系,到此你可能已经发现你的问题所在了。清理过去,提醒自己经常反思,这个时候再改变行为,就会变得不那么困难。

    第四部分观点:讲故事可以加深孩子对自我的认知。

    你可能会好奇讲故事这种小孩玩的游戏怎么会跟心理学扯上关系?这里的讲故事指的是生活经历,通过描述生活经历,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生活,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也能够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给孩子讲述一次经历,能够帮助他理解他经历过的事,只有正确理解自己经历的事儿,才能对生活的认知保持连贯性,这种连贯性对孩子认知的发展和兴趣的调节能力都至关重要。

    【案例】哭泣的安妮:安妮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因为他随着父母移民到另外一个国家,他跟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语言不通,但是因为她活泼外向,也并没有影响她的幼儿园生活,但是有一天安妮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儿,她在幼儿园玩的时候摔倒了,磨破了膝盖,她哭着寻找妈妈,因为语言不通,老师的安慰没有起到作用,安妮一直很难过,老师打电话通知了她妈妈,在她妈妈过来之前的这段时间,老师想出一个办法来安慰她,她找来几个洋娃娃和一个玩具电话,叫安妮演示这件事儿,老师用三个洋娃娃分别代表安妮、老师和安妮妈妈,代表安妮的娃娃玩着玩着摔了一跤,这时老师给娃娃配了音,娃娃呜呜的哭了,看到这儿安妮停止了哭泣,注视着老师。老师娃娃对着安妮娃娃说话,安妮又哭了起来,当老师娃娃拿起玩具电话给妈妈娃娃打电话的时候,安妮又停止了哭泣,重新开始观察,老师就用这个方式把整个事件模拟了好几次,安妮才完全停止了哭泣。等她妈妈赶到的时候,她已经恢复的快乐,把玩具拿给了老师,想让老师再把这件事情演示给她妈妈,好让妈妈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讲故事的方法很好地安慰了安妮,她不但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对妈妈的到来有了预期。

    对于一个小孩她并不能像成人一样能够很好的理解自己的经历,通过成人帮助她分析这些经历,孩子才会明白自己当下的处境,她的负面情绪就会大大减少,这不仅是她理解世界的方式,也是她调节情绪的主要方式,这里面是有脑科学理论做支撑的。作者的脑科学研究表明,在讲授的过程中,融合的左右脑的不同功能,左脑模式负责解释,右脑模式负责信息,包括储存这些经历事情的信息、社会信息和情感信息,只有左右脑不同功能的协调融合,才能产生一个连贯的叙述。

    讲故事的方式对促进孩子左右脑的发育有着重要作用,这是对于孩子而言。对父母自身,反思你的人生故事,也可以加深你对自我的认识,帮助你把丰富的情感融入到日常生活,跟孩子建立一种互动,增加你对孩子的敏感度,通过讲述共同的情感经历,可以跟孩子建立充满情感交流的良好关系。这就是我们讲的第四个观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讲述事件的经过,可以让孩子明白发生了什么,了解自己当下的处境,他的负面情绪就会大大减少,这不仅有利于左右脑的发育,也是他理解世界和调节情绪的主要方式。对父母自身,反思你的人生故事,也可以加深你对自我的认识。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这本书是一种脑科学与正念的科普书,虽然可以尝试解读给你的孩子听,但更适合成人去理解自己大脑中发生了什么情绪问题,以及如何用感知去应对它们。这也是一本适合男人女人共同阅读的书,也可以被认为是做自我管理的书。总觉得每个人都要有自我修养,从生活当中一件件小事儿上去体现。在教育孩子方面,爱和耐心、鼓励尤为重要。想要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父母首先就得做好自己,甚至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引领孩子积极向上的生活。

    科学研究发现,通过观察一个人如何反思自己的童年以及成年后如何看待童年经历,能够很好地预测其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基于这一发现,作者在本书中为吃瓜群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帮助群众检验自己的记忆体系及情绪运作方式,并且理解讲述故事的过程如何塑造了人生。感觉自己早看到这本书就好了,里面的案例好多自己都躺枪,而且当时深以为自己的教育方式还是很适合的。

    曾经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跟我聊孩子教育时说,其实孩子最好的教育时机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但事实上,那个阶段父母因为还可以管教孩子,父母学习和想寻求专业知识帮助的意愿不强烈,而要到孩子青春期时,发现对立情绪严重才会高度重视和需求强烈。想想当年没有很认真地读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孩子成长,我却忙于事业和生活琐事,没有想到要认真学习教育的方法。非常遗憾影响了孩子的一生,也影响自己大半生的人生轨迹。

    解读这本书理解到,为人父母的矛盾心理有很多种表现形式,通常来源于过去未能解决的问题。由于自己内心充满矛盾情绪,会很难在某些方面对孩子敞开胸怀加以关爱。别让过往的经历妨碍每位家长做好父母。培养亲子关系,需要分享和渲染积极情绪,抚慰和减少负面情绪。作为父母,和孩子保持一种充满爱意、持久且有意义的关系。迎合孩子的情绪意味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拿出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在好的情绪交流之下,再对孩子提出家长的建议,而不是树立权威。

    有时候孩子采用一些消极甚至极端的方式应对管教,这很可能是因为ta对你的情感连结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孩子却还在锲而不舍。不要粗暴去制止和惩罚,请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更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性格,而要试着融入孩子、相信孩子,就会变得思维开阔,理解力强。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所发生的问题,并不都是因为孩子的错误,实质是一种相互的影响。可能是由于你儿时的经历会影响到你和你孩子关系,也可能是因为你自己的情绪失控伤害了孩子的感情。这本书,就是想让家长通过自己反省、自我了解,来实现更好的帮助到自己和孩子亲密相处。

    我认为,如果只有这些内容,这本书还算不上治病救人的书,也谈不上是脍炙人口的工具书。这本书里面还包括了不少真正的知识型内容,譬如说attachment, 情感依附,孩子在幼儿时期会和主要的照顾对象形成一种情感,通过很多实验,我们把attachment依附情感分为四种。 如何让你和你孩子形成最好的情感依附? 哪些情况会破坏这种情感依附?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也许家长儿时的经历,使你和你的父母间形成的情感依附不是那么安全可靠, 这可能会影响到你对待你的下一代的情绪变化。

    通过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过去,认识自己的情感,你可以重新获得安全可靠的情感依附,从而也有助于你对自己孩子的情感培养。书里面还仔细地介绍了,记忆,记忆的分类,自我的了解,情感的控制,如何沟通(除了语言的沟通,还有很多身体语言,情绪的沟通),自我控制的状态(high road 在高状态你能很好的控制自我情绪,作出理智正确的判断, low road 在低状态你容易被充斥的负面情绪控制,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冲突和如何解决,如何培养思维(mind sight)。

    每个章节都有很多生活化的实例,书后更有一些小练习,可以让每位家长试着做做,体会一下每一章讲的内容。很多点滴在你的生活中都会出现,不论是否是从做父母的角度,你都会有所获得。当你理解了记忆的原理,你会发现为什么有些事情我们似乎一点记不起来,而有些故事即使包含了很多的细节却能记忆下来。当你知道你的大脑是如何控制情绪的时候,你会在易怒的时候告诉自己,自己的在低状态(low road), 可能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你可以有意识控制自己情绪。在你和你的孩子间发生了不愉快的时候,你会自我反省一下,用正确没有偏颇的态度去审视这个事件,去理解自己孩子的情绪,去尝试弥补破裂的关系。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亲子教育方面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引言 认识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你怎么理解自己童年被教养的经历会对你教育子女的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这件事?在这本书中,我们将探讨自我认知会如何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深入地了解自己,可以帮助你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认知的深化,我们逐渐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保证其情绪安适、使其健康成长的环境。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与父母对自己早年经历的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本书会告诉你如何正确看待童年对自己的人生和育儿方式的影响,帮你找到过去生活的意义和未来生活的目标。

    本书源于我和玛丽 ·哈策尔通过长期与父母和孩子接触累积得来的宝贵经验。我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玛丽则是儿童发展专家。我们都已为人父母,我的孩子还在上学,而玛丽的孩子已经成年,还有了自己的孩子。

    玛丽开设了一家保育学校,致力于对儿童及其父母、老师进行教育,并且提供咨询服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玛丽有 30余年与儿童及其家庭接触的经验,这让她有机会分享多个家庭的生活故事,了解父母们与孩子交流时所遇到的挫折与欢乐。在完善自己开设的家长教育课程时,玛丽发现父母如果有机会反思自身被教养的经历,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做出更有效的选择。

    十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把普遍的科学规律总结成一个成熟、完善的体系,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大脑及人际关系,综合起来就是“人际神经生物学”,如今在多种关于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的专业教育项目里得到普遍应用。当我的《人际关系与大脑的奥秘》(The Developing Mind)一书首次出版时,我正和玛丽合作开办家长教育课程。父母们的热烈反应让我们有了合做出书的想法。很多父母在课程中提到,我们的观点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更有效地跟孩子沟通。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合作写点什么,这样别人也能获得这门课程的知识、智慧与力量了。”

    我们很高兴能有机会与你一起分享整个过程,希望本书可以让你轻松、有效地掌握一些增进亲子关系和加深自我了解的方法。期待本书可以帮助你和孩子从彼此身上获得更多欢乐!

    透彻地认识自己

    我们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成长。细心、互惠的交流方式能够带给孩子安全感,而这种相互信任的、安全的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在未来的很多领域有所建树。父母如何看待自己被教养的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能力。了解生活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自己的童年经历,接受它们,把它们作为当下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改变童年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但可以改变自己看待这些事情的方式。

    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人生,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当下的经历——包括我们的情感和认知,同时还要明白以前的事情是如何影响现在的。了解自身储存记忆以及自我定位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知晓“过去如何能够影响现在的生活”。对自己的生活有清晰的认识为何能够帮助我们的子女?只有把自己从过去的枷锁中解救出来,我们才能和孩子建立起他们成长所必需的自然、稳定的亲子关系。对自身的情感经历认识得越透彻,你就越能顺畅地与孩子沟通,增强他们认识自我的能力,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与此相反的是,自我反思的缺失则会导致历史重演,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很容易将自己过去不健康的行为或心理模式传给孩子。研究证明,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面对自己幼年时的经历,孩子对我们的依恋就会受到影响。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并将自身的情感经历和对世界的看法融合进与孩子的交流中。

    当然,孩子性格的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基因、禀性、身体健康程度及个人经历等。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童年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孩子尚未成型的性格。情商、自尊心、认知能力以及社交技巧的形成基础就是这种早期的依恋关系。父母思考自己生活的方式对这种关系的走向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证明,那些与周围环境有着积极联结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会有更强的适应力。要与孩子建立积极的联结,我们就要坦诚面对自己的成长经历。

    在由内而外的反思过程中,你可以理清自己的生活并改善与孩子的关系。没有谁的童年“完美无瑕”,即使是经历了很多苦难的人也能和孩子建立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关系。研究表明,那些父母不称职或者有着童年伤痛的人依然可以找到生活的意义,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理解和处理过去发生的事情,对我们自身的意义要大于对孩子的意义。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直都会有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这不是一本关于“我们该怎么办”的书,而是一本“我们要怎样做”的书。我们将通过研究父母和孩子如何依照内在经验完成记忆、体会、感觉、交流、依恋、理解、破裂和修复以及反思等过程,发掘养育子女的新观点。我们将进一步探寻亲子关系的方方面面,并将研究结果与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相结合。此外,通过研究父母感知及沟通的方式,我们将得出一种新的观点,帮助我们加深对自己、孩子以及亲子关系的理解。

    每一章的“反思练习”可以帮助父母加强自我认识、完善人际关系。而每一章最后一个版块“科学聚焦”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与育儿教育有关的科学知识。这部分内容对理解本书的主旨并无障碍,为书中的很多理念提供了科学支持。

    科学世界中有一种说法,“机会总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了解书中介绍的知识有助于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情感生活。希望本书能指引你找到合适的育儿之路。

    第1章 如何塑造自我:记忆方式

    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们以往的经历会影响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未妥善处理的过去也许会埋下隐患,影响我们与孩子的关系。这些隐患带来的问题很容易引发矛盾。而当矛盾发生时,我们通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情绪激动、看法偏激,并且不经思考就采取行动。这种不恰当的心理会削弱我们理智思考和适时反应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按照自己理想中的父母角色来表现,反而常常在事后问自己,为何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性格中最恶劣的一面?过去的经历会影响我们当下的生活,也会影响与孩子相处的方式,而我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把自己的情感包袱带入“父母”的角色中会影响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悬而未决的旧事和没有妥善处理的创伤包含着太多过去,它们代表了我们早年的生活,虽然有时难以面对,但对我们有着非凡的意义。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并处理这些事情,它们就会对当下的生活产生影响。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母亲经常因为厌烦你的哭闹而不声不响地离开家,你对母亲的信任感就会很难建立,尤其是在面对分离的时候,你会感到不安和多疑。母亲没跟你说一声就径自出门,你会一直寻找她,会因她的离去而不快。如果照看你的大人严厉禁止你哭闹,情况就会变得更糟。不只因为你感到大人背叛、遗弃了你,还因为你会觉得没有大人真正倾听你,重视你的感受,给你应有的理解和关心。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找到合适的方式纾缓情感压力。

    如果你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相同的情况就可能引起你一系列的情感反应。它可能会唤醒你记忆深处的被遗弃感,因此当离开自己的孩子时,你就会感到不适。孩子觉察到这种不适,便容易感到不安,这增加了他的压力,也让你更加焦躁。就这样,多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应,这些反应折射出的正是你的童年经历。当然,如果你没有认真地反思,没有深入地了解自己,上述反应就可能只被看成常见的、由与孩子分离引发的不适。要真正处理好过去发生的事情,认识自己是关键。

    未妥善处理的早年经历

    未妥善处理的早年经历经常影响我们对待子女的方式,在彼此之间引起不必要的烦扰和矛盾。下面讲的就是玛丽幼年和成年后的经历。作为一个母亲,玛丽发现自己很多童年没有妥善处理的事情后来都影响了她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夺走了本应美好的记忆。买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玛丽害怕看到孩子们把鞋穿坏,因为这意味着她得带他们去买新鞋。孩子们喜欢穿新鞋,最初的时候,他们也跟大多数孩子一样期待买鞋这件事。这本来可以成为一次快乐的出行,因为挑选新鞋是孩子们相当喜欢的事情,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玛丽嘴上总是鼓励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鞋,但当他们真的选中某双鞋时,她就开始挑剔这双鞋的颜色、价格、尺寸,竭尽所能地把它贬得一文不值。孩子们挑鞋的兴奋劲儿开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妥协的态度——“随便你吧,妈妈,我怎样都好”。玛丽拿起两双鞋,反复对比斟酌很久之后,他们才买了鞋离开商店。最后,玛丽和孩子们都筋疲力尽。孩子们得到新鞋的兴奋之情完全被买鞋后的疲惫取代了。

    玛丽并不想这么做,但同样的事情却反复发生。她经常在离开鞋店后向孩子们道歉,并且总是在作思想斗争。“放下鞋子吧,”玛丽自责不已,“这太愚蠢了。 ”她不明白自己为何一再重复连自己都痛恨不已、迫切想要改变的行为。

    一天,在又一次经历沮丧的买鞋之旅后,六岁的儿子一脸失望地问她:“你小时候讨厌买新鞋吗?”玛丽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回答“是”,她想起小时候每次都充满挫败感的买鞋经历。

    玛丽有八个兄弟姐妹。因为要买很多鞋,母亲每次都只在大减价的时候去鞋店,那里总是挤满了顾客,但价格倒很合母亲的心意。玛丽从来没有单独跟母亲去过鞋店,因为总会遇到三四个兄弟姐妹同时需要新鞋的情况。所以每次她都是在拥挤的人群中,带着复杂的心情挑选新鞋。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真正想要的那双鞋。因为她不幸长了一双大众脚,优惠期间适合她的鞋都被别人挑选得差不多了,她可以选择的鞋少得可怜。她还常常看上不优惠的新款鞋,而那是母亲肯定不会给她买的。

    而玛丽的大姐长了一双非常“修长”的脚,适合她的鞋很少优惠,所以母亲总是允许她买自己想要的鞋。玛丽很生气,觉得自己被忽略了,但母亲却说她应该高兴,因为她很容易买到适合自己的鞋。等给所有的孩子都挑到合适的鞋以后,母亲已经非常疲惫了。母亲做决定时优柔寡断,花钱时不甘不愿,这使她的情绪最终变得像一座活火山,总是让玛丽担惊受怕。玛丽沦陷在一片情绪之海里,只盼着早点回家,逃避一切跟买鞋有关的场景。欢乐的购物之旅就这样毁了。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为孩子买鞋的经历又把玛丽带回幼时的情绪模式中。当年母亲忙着催促孩子们上车,忙着把满满当当的大包小包往车里塞,根本没注意到她从鞋店出来后的低落心情。

    儿子的问题让玛丽回忆起了这些事情。她想起了小时候不愉快的经历和烦躁心理,而这正是如今影响她和孩子关系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她无法把买鞋这件事变成一次欢乐之旅的罪魁祸首。导致玛丽焦躁行为的并非现在买鞋的经历,而是多年前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过去未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这种经历常常伴随强烈的无助、绝望、恐惧和被遗弃感,若未能妥善处理,它将对我们之后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仍然以母子分离为例,这一次情况更为极端。如果一个母亲由于长期抑郁而需要经常住院,孩子因此被送往不同的看护人那里,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绝望和不安。这种情况还会导致她焦虑,并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影响她对待母子分别的态度。作为一个母亲,她很可能也存在与孩子沟通困难的问题,因为她的情感依恋已被破坏,她无依无靠。如果在生下自己的儿女之前没有妥善处理这些早年经历,感情、行为、认知和身体方面的记忆就会持续干扰她之后的生活。总而言之,父母的早年经历会对亲子关系造成严重的影响。

    作品目录

    10周年纪念版序

    中文版序 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

    引言 认识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01 如何塑造自我:记忆方式

    记忆是大脑对过去的经历产生反应并创建的新的脑内联结。那些悬而未决的往事和未经妥善处理的旧伤,都会影响我们对待子女的方式,在彼此之间引起不必要的烦扰和矛盾。善于自我反省,妥善处理不良记忆对现在的影响,我们就能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待孩子,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科学聚焦:经历决定思维

    02 如何教孩子感知现实:故事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的故事可以加深自我认知,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连贯的、具有丰富情感的生活故事能帮助孩子明白当下的处境,加强他们对世界的理解。那些触动内在心理感受的经历,能够加深孩子对自我的认识,让他们成为善于反思、富有洞察力的人。

    科学聚焦:心智模式

    03 如何体会:情绪的力量

    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父母的情绪沟通能力能使孩子在生活中充满活力、善解人意。这些品质对孩子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非常重要。培养关系需要分享和渲染积极情绪,抚慰和减少消极情绪。在父母和孩子的早期生活中,情绪既是亲子关系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也是重要的内容。

    科学聚焦:三位一体脑

    04 如何沟通:建立联结

    也许我们每天都会错失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机会,这是因为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倾听和回应孩子,没能和孩子的内心建立起联结。当孩子告诉父母他们的想法或感受时,不管父母是否有同样的感受,都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父母应该倾听和理解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或者一味地说孩子不对。

    科学聚焦:“面部静止”实验、“双电视”实验

    05 如何获得安全感:孩子的依恋模式

    父母能够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作出积极回应,孩子便可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培养心智健康的孩子,进而提升父母和孩子的幸福感,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外部世界。而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将导致孩子难以调节自身情绪,出现社交障碍,甚至有暴力和精神分裂的倾向。

    科学聚焦:依恋研究

    06 如何解读生活:成人的依恋模式

    思考童年经历能够帮我们理解生活。但是童年已经不能更改,这种思考还有用吗?深层的自我思考能够改变自己。这种思考不仅能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人,并且提供了一种可能性——重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这直接影响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及沟通方式,最终将促成孩子的安全依恋。

    科学聚焦:情感、记忆与依恋

    07 如何控制情绪:可控状态和失控状态

    很多父母常常感到困扰:“我并不想对孩子大吼大叫,但他们就是惹到我了,我很生气,完全没办法控制自己。”确实,这不是我们的本意,情绪有时候会利用我们。用新的方式思考,开启大脑的自省功能,通过思考和观察,我们能够选择全新的、灵活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限制低通道状态的消极影响。

    科学聚焦:大脑拳头模型

    08 如何破裂,又如何修复: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有不同的渴求、目标和计划,因而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关系破裂。关系的修复是互动的过程,但启动修复是父母的责任。为了修复关系,父母需要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以及它们是如何造成破裂的。没有得到修复的破裂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破裂,因此,当破裂发生后,父母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及时重建与孩子的联结。

    科学聚焦:联结与独处

    09 如何发展思维:第七感

    第七感指观察并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并通过行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关心的能力。第七感使孩子能够“看到”他人的想法,一旦看到他人的思维,就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并作出体谅的反应。第七感还可以让我们进行共情想象,从而将自己和别人的生活事件纳入考虑范围。共情想象不仅能够使我们理解他人,也能够深化我们对自身思维的理解。

    科学聚焦: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

    后记:别让儿时经历妨碍你做好父母

    致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教育】20171019 解读:《由内而外的教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uk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