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P.E.T.虽然才四个月,但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感谢雨滴老师分享会的邀请,虽然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去现场,但当我在做分享ppt,重新梳理自己的内心感受时,又一次重新的认识和自省。在此分享,愿自己曾经的迷茫、弯路、纠结和开始的觉察、改变,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
一、卢梭的警告
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的开篇提到: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只是一到人手里,就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 "
或多或少,我们都是这样的父母!
想想当初孩子刚刚降临的时候,看着他那柔弱的身躯和天真的笑容,我们感叹:“唯愿你健康快乐就好!”然而,随着孩子长大,我们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复杂,曾经天使般可爱的孩子,在我们眼里却经常越来越让人生气,温馨的依恋在减少,而常态性地冲突却不断增加。
二、迷茫与纠结的我
我是一名两个儿子的父亲。大儿子9岁,小儿子不到3岁。在大儿子刚出生时,我就很关注孩子的养育和培养问题,加上我工作是大学老师,时间相对比较自由。因此我在大儿子的成长过程中,陪伴的时间是很多的:陪他运动,游戏,旅游,看电影,兴趣班。总体而言,我们的关系是比较亲密的,孩子也比较阳光。但随着他长大,自我意识增强,我们之间的需求冲突随之增多。一直以来,我既不想当“虎爸”,也不想当“羊爸”,因此我总是希望去找一个平衡点。有些时候,我会妥协,但更多的时候,我想改变他。
于是,对于孩子的培养,我越来越有一点无力感:就像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总是似乎看得见远处的光,却看不清脚下的路。
我知道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但有时候还是忍不住催促、批评、责备;我知道孩子有他成长的自然过程,但有时候我还是会希望他更细心、更稳重些就好。直到我遇见P.E.T,遇见雨滴的读书会和工作坊,让我有了很大改变。
三、P.E.T让我明白:父母是人,不是神。
P.E.T告诉我:父母是人,不是神。这个大前提对我触动非常大。
一直以来,在孩子面前,我的潜意识中有“神”的权威角色:我比孩子看得更远,所以很多时候我帮他规划未来;我比孩子懂得更多,所以有观点冲突时最好要听我的;我比孩子有更多资源,所以我可以利用惩罚和奖赏来控制和改变他;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你好,让你少走弯路!”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扛起了本应属于孩子的人生责任,并为此热血沸腾而自感伟大,但却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并同时拥有了本不该属于我们的对孩子的权力,而最终也许发现,我们并没有感动孩子,只是感动了自己。
曾经有段时间,我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我的父亲只是一位中专老师,将我培养成了东南大学教授;因此,我要将我的孩子推向更高的平台。P.E.T慢慢让我卸下“神”那一部分的面具和责任,以我的“有限”去扮演“神”是很累的工作。我开始思考在孩子面前更多地重新做“人”,这不仅“放过”了孩子,更“放过”了自己。
四、P.E.T让我明白:对尊重的觉察越多,对控制的欲望会越少。
曾经我认为尊重和控制,就像爱和管教一样,是需要平衡的。很多时候我能尊重孩子,给他选择的权利,但那是在我对他没有标准的时候;而在我对他有标准时,我更多地以命令来控制:
孩子动作慢了,我要催促“快点快点,你必须在半小时之内完成”;男孩子爱哭,我要制止“不许哭了,你是男孩子要坚强”;男孩子胆小,我会嘲笑:“一个小虫子都怕,你羞不羞啊”……
P.E.T告诉我,当我通过语言和权威控制孩子时,其实是将他的心推向越来越远的地方,因为控制的背后没有尊重,只有轻蔑。
现在,我尝试在任何时候都以尊重的语气和孩子交流,我有意识少说“你应该……;你必须……”,我更多地开始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我对尊重的觉察越多,我感觉控制的欲望会越少,直到有一天,我能完全尊重我眼前这个鲜活、独立的生命。
五、P.E.T让我明白:关系的重要性远大于效率。
曾经我认为效率是极其重要的,它让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也让我发展了工作之外的很多兴趣特长。所以我经常和孩子讲:“你有更高效率,就有更大自由。”
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面临的事情越来越多,效率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的孩子并“不慢”,只是“不够快”,不足以应付他广泛的兴趣和任务。看到他忙不过来时,我只能催促他,有时就会产生冲突。虽然我对孩子说“提高效率是让你搞定一切还能玩”,但过分追求效率的背后就是“控制”、就是“不尊重”。
P.E.T告诉我,关系远大于效率。机器的效率最高,但没有人性。所以效率是冰冷的,强迫而来的效率只是暂时的;而关系是温暖的,融洽产生的影响是永久的。
现在,我已经利用第三法,让孩子自主制定计划,安排他的时间。当我开始学会放下“效率” 后,我更多地看见孩子已经努力完成的事情,而不会过分关注孩子还没有完成的事情,敏感的孩子也以更加亲密的关系来回报我。
六、P.E.T让我明白:情绪如果通过倾听而流动,就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曾经我认为孩子老有情绪会产生性格问题。因此我能倾听孩子的开心,但却很难倾听他的负面情绪,更多地是评判和教育:“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这点小委屈都受不了……怎么老是抱怨这个抱怨那个……”
P.E.T告诉我,情绪如果不被倾听,就会卡在内心深处,积久成疾;而如果通过倾听而流动,就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以前我课程班上有一个学生,进大学成绩特别高,但挂科太多七年都没毕业。他告诉我原因:抑郁而逃避。他大学以前在父母眼里一直很懂事,在父母面前展现的永远是最好的一面,但其实他初中时有过一次短暂抑郁,但没敢和任何人说。但到了大学,抑郁爆发得更严重,甚至尝试过自杀。
P.E.T告诉我,当孩子处于问题区时,我们只需要用心倾听、用心跟随。现在,我不再为孩子的负面情绪而纠结,大部分时候,我能够平静地倾听他:比赛落选而伤心;无故被罚而生气;害怕打针而哭泣……我发现,有趣的是,有时我还没听过瘾,他已经没事一样地跑开了。
现在,我不担心他向我说什么,我只担心他有一天不再对我说。
七、P.E.T让我明白:多用心去感受当下,少用脑去推断未来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做计划的人。工作也好,旅游也罢,我会对未来做出比较详细的规划,因为一直很相信一句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然后按照计划方向去实现一个一个的阶段目标。
于是,在培养孩子的方面,我也开始有各样的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创造认字读书的环境;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能力;什么时候利用出国进修的机会带孩子去国外读书;什么时候开始学钢琴……
虽然通过一些计划,孩子确实在各方面都还发展的不错,整体成长的环境也算比较宽松。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我越来越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了某一个计划的实现,你可能需要用更多个子计划来完成,最重要的,这些计划是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否适合孩子当下的情况?……
P.E.T让我明白,要多用心去感受,联结当下的亲子关系;而不是用脑去推断,为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而焦虑。
当我放下用脑计划未来,当我真正用心感受当下,我越发能看到:眼前这童真和活泼的孩子是如此地真实,脑海中那未来才华横溢、成就卓越的孩子是如此地虚幻。
八、P.E.T让我明白:自己活出鲜活丰富的生命,才能正面积极地影响孩子
曾经,我将培养孩子作为实现自己人生意义的重要一部分。P.E.T告诉我,父母与孩子是两个平等独立生命的相遇,将人生意义的一部分甚至全部寄于孩子身上是自私而残酷的,所谓为了培养孩子而牺牲自己。
当我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我将它比喻成一个立方体:
生命的意义=长度×宽度×深度。
长度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况;宽度是生活和工作中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而深度是爱和接纳的能力,首先爱自己-接纳自己各方面的不完美,然后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不同和差异。
于是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更多地反问自己:我生命意义的增长点在哪里?我对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好奇心?我是否在不断拓展和体验新的领域?我是否在不断更新内在的成长?我的爱自己和爱他人的土壤是否足够深?也就是说,我是否为孩子做出了表率:如何过一个丰盛而有意义的生命?
所以育儿先育己,自己活出鲜活丰富的生命,才能给孩子正面积极影响。
九、P.E.T.实践的感受:没有征战,没有蜕变
这就是P.E.T带给我的感受和改变。
在实践P.E.T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场征战:
是嘴与耳的征战,是心与脑的征战,是尊重与控制的征战,说到底,是无条件爱与有条件爱的征战。
但征战越多,内化越深,蜕变越大。
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慢慢蜕变的不仅是你,还有你的孩子,你的妻子,甚至你身边人。
说得更高点:“或许你正在用P.E.T改变世界”
结束语
最后,以P.E.T.书最后一章所引用的祷告词结束我的分享:
“愿上帝赐予我平静,能接纳我无法改变的事;
愿上帝赐予我勇气,能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
并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唯愿越来越多的父母能从P.E.T.中得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