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的教养》是一本探讨自我认知会如何影响父母养育孩子方式的书。作者丹尼尔.西格尔是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脑与神经科学,独创了“第七感”的概念。
西格尔认为,想要做好父母,必须先认识自己,先意识到自己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深入了解自己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时与养育者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让孩子产生安全的依恋关系。如果父母不能认识自己生命、生活的意义,那么孩子就不会产生安全的依恋,从而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这就是西格尔提出的“由内而外的教养“。
读《由内而外的教养》对我来说,收获很大,本文只谈其中的一点收获,就是一个人过去不愉快的生活经历是如何影响当下此刻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
为人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常常扮演炸弹的引爆者,炸弹就是父母身体内的各种强烈情绪,而孩子常常不识好歹地要来点一点。为人父母的也都知道,自己的内心并不想让这情绪的炸弹真的爆炸开来,因为一旦炸开来,大家都会受伤,尤其是孩子。为人父母的更加知道,想让孩子不来试探自己的情绪炸弹也很难,因此父母们常常为自己的情绪失控而自责不已,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好、修炼不够。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常常如此认为,每次对孩子发火以后都后悔不已。但是书上说,父母们,你们且慢,不要自责,因为这不是你的过错,当然也不是孩子的过错,错就错在过去那些没有经过处理的不愉快的经历。
在你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倘若你情绪失控了,对孩子发火了,然后事后你会习惯性的自责,后悔不已。那么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责怪自己脾气暴躁、耐心不足,你之所以会发脾气,是因为你过往的不愉快的生活经历在你的身体里埋下了一颗情绪炸弹。而在当下的那个时刻,这颗炸弹在不知不觉中控制了你,你根本觉察不出来,这颗炸弹和孩子没有任何关系,和当下的那一刻的你也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书中所说的人的记忆方式之一——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早期非语言记忆的一种,包括基本情绪、行为反应、认知观点、身体感觉等。内隐记忆自出生时起就存在,活跃于人的一生之中。人脑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内隐记忆进行编码,所以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记住了什么。而且当内隐记忆被恢复的时候,人们也不会觉得自己正在“回忆”某些东西。但是内隐记忆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心理模式”,通过建立心理模式,大脑可以对重复的经历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出现的时候,类似于本能反应,未经练习的话,无法觉察出来。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倘若在你小时候,只要你一哭,你的父母就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制止你哭,那么这就会在 你的身体里埋下了一颗情绪炸弹。哭是一种情绪表达,说明体内有一股强烈的情绪能量要冲出来,当这股对外的能量被拦住了的时候,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对内的冲击,当这些冲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时候,它们就以内隐记忆的方式被大脑记住了,多年后,当这些内隐记忆被激活的时候,你不会想起任何自己小时候被制止哭泣的场景,但是身体里会充满当时的情绪、感受或者身体记忆(比如胸闷、心跳加速等),并且你不会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些变化,因为内隐记忆是偷偷潜入的。
那么一旦你当了父母,当你听到自己孩子哭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冲突。其实这个内心冲突和你孩子没有关系,只是他的哭声唤醒了你的内隐记忆,你在当下的那个时刻重新体验了你小时候一哭就被父母制止的那些不好的感受,你很不喜欢那些感受,但是你又不知道怎么处理它们,于是你可能就会想尽办法让你的孩子尽快停止哭泣,甚至你会去责怪孩子,因为是他的哭声导致你心烦意乱。而事实上,你的心烦意乱和孩子没有任何关系,孩子之所以哭可能只是因为他饿了或者困了或者某个愿望没有达成而已,他的目的并不是把你弄得心烦意乱。于是他很无辜,你的内心也很难受。
因此,当你觉得是孩子激怒了你的时候,其实是你的过去激怒了你;当你责怪自己又没控制住自己的时候,其实是你还没有能力控制它们。
那该怎么办呢?有两点可以做。
第一,停止自责,尽快修复关系
情绪失控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主动修复亲子关系,而不是自责。倘若你一直沉浸在自责之中,你就不会想到去和孩子重新建立联结,于是错失了修复亲子关系关键时间点。在修复关系之前先搞清楚自己情绪失控的原因,在和孩子谈论的过程中把自己失控的原因、当时的感受告诉孩子。顺利修复的关键在于关注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如果修复工作做得好,那么反而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第二,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你的情绪失控的关联度来减少失控次数
平常要多留心自己和孩子,观察和总结孩子的哪些行为比较容易引起你的强烈情绪反应,这样的观察做多了以后,就如同给大脑装上了一个雷达,等到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大脑就能够探测到。当你探测到了,你可以告诉自己:我此刻的内心难受,和孩子没有关系,我在被过去的记忆所控制。最开始,你可能还是无法做到完全控制自己,但是这已经拉长了刺激和回应之间的距离,你可能不再那么快失控。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相信你会越做越好,情绪失控的次数也会愈来愈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