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繁花盛开
政商和情商成反比的王安石

政商和情商成反比的王安石

作者: 封锁野蛮 | 来源:发表于2024-04-14 09:17 被阅读0次

    王安石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很高,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对于王安石本人来说,写作不过是业余爱好,政治权谋才是毕生追求的,列宁曾经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 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西临川人。

    他当然是一个非常勤奋努力的人,智商很高,21岁就以第四名高中进士,但是,他的智商有多高,情商就有多低。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变通,除了他的追随者以外,跟谁都合不来。人称“拗相公”,抝就是执拗,倔强,一意孤行的意思。作为一个改革的掌舵者,如果自己的主张正确,的确能够给百姓造福,坚持自己的主张,当然非常好,但是如果改革过程中听不得不同意见,那就会出问题。而王安石变法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王安石不讲卫生,衣裳肮脏,仪表邋遢。按说,不讲卫生不影响变法啊,但别人看见他恶心啊,苏东坡的老爹苏洵在他的《辨奸论》一文中描写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意思是穿着肮脏的破衣烂衫,吃的是猪狗一样的食物,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这个形象让我想起了前两年那个网红流浪大师。

    传说他从来不换穿在身上的长袍,有朋友约他在澡堂洗澡,王安石洗澡出来后把朋友特意换的新袍子穿走了,他完全不知道袍子已经被调包了,是袍子就行。

    王安石在政治上也和别人不一样,他21岁考中进士后,在地方任职长达25年,那个时候宋仁宗当政,是北宋历史上最高光的时期,王安石政绩斐然,才能卓越,得到朝廷的肯定。但他屡次三番拒绝进京任职,直到宋仁宗嘉佑五年,才来到京城。那时朝中大臣贤能者很多,著名的有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曾公亮等人。

      林语堂先生认为王安石此时不愿进京做官,是因为不甘居人之下,他不管身居何处,总是希望成为首领。

      但是王安石进京之后,被宋仁宗认定为伪君子。一次,宋仁宗请大臣们吃饭,客人需要自己钓鱼,类似于自助餐。在开宴之前,把鱼饵摆在桌子上的金盘子里,不爱钓鱼的王安石百无聊赖把盘子里的鱼饵像嗑瓜子一样地吃光了。宋仁宗说:“王安石是伪君子,误食一粒可以理解,怎么会有人心不在焉地把一盘子鱼饵吃光?”宋仁宗当然不喜欢伪君子,王安石就在地方上从县令一直干到太守。

    宋神宗熙宁元年,王安石又一次奉召入京,年轻的神宗皇帝想有所作为,想富国强兵,改变北宋被动挨打的局面,但朝中大臣希望皇帝休养生息,慢慢来,不要着急,神宗再朝廷大臣中找不到知音,有人推荐了王安石,王安石大展身手的时机终于来了。经过几次交流,王安石不但官职升级了,而且可以越级进言,不受限制。

      当时的北宋王朝危机四伏:土地兼并剧烈,财政紧张,国库空虚。军队软弱,不但被北方的辽和西夏追着打,每年还要向他们贡献银子!

    宋神宗和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可是反对者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大臣和读书人都反对,但是皇帝坚决支持。支持的原因大约是王安石执政时期,曾经发动过数次战争,痛扁了北方那些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国家,只有一次惨败。

      但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任何时代的战争都需要巨额的资金。为了筹款,必须改革财政税收,正如司马光批评的那样:“你的财政,只是在百姓身上多征税而已。”这就是大家都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真正原因。

      在王安石那个时代,改良种子,增加粮食产量绝无可能,要改变国家财政状况,只有提高税收——掏空百姓的腰包来充实国库。

他提出的青苗法看起来高大上,把农民向地主借高利贷变成由政府借款给农民。他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开春给农民借款,收割后本利收回,的确利国利民。遇到丰年,当然有利可图。可是如果遇到灾年呢,农民还不了借款,就有牢狱之灾,弄得家破人亡。

      被苏东坡唯一认可的免役法也是问题多多。此法规定,家庭无法服役的可以交钱免役,听起来似乎很合理,但是总有很多家庭既没有人员服役,也没有钱上交,于是,拆房挖树,收缴粮食耕牛成为常态,抓进监狱鞭笞更是家常便饭。

      不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的变法自然难以推行。最为主要的是,王安石政治手腕高超,但如前文所述,情商相当低,他绝对听不得任何反对意见,甚至连支持他的皇帝宋神宗的话也听不进去,由于他的一根筋,朝中有反对意见的人要么靠边站了,要么贬官,要么流放,要么罢黜,甚至连他的恩人欧阳修都不放过,有人建议留下政治经验丰富的欧阳修,王安石说:“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下安用?”

      最终,欧阳修回他的滁州了,成就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砸缸的司马光回家去编纂《资治通鉴》了;苏轼被逼去修理杭州的西湖了。这几个靠边站的人在靠边站的岁月里,给中国文学和史学都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作品,包括西湖美景。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王安石的犟不容人,北宋文坛绝不会异彩纷呈!

      话说回来,王安石选择的是那些对他唯唯诺诺的人,表面上言听计从,实际上在变法过程中借机盘剥,税吏肆意妄为,胆大包天。有人评价说:法是良法,吏非良吏!某种程度上而言,反对派也是监督派。没有了反对和监督,泛滥的权力导致泛滥的贪污腐败。

      这样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是必然的,王安石只有退隐江宁,聊度残生。

      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他不坐轿,不纳妾,不贪污,非常清廉,这在古代宰相中估计也是绝无仅有的。

      王安石死得也很离奇。有一天,他在野外骑驴独行,一农妇向他递交诉状后就不见了。回家后,他怎么都找不见放在衣袋里的诉状。他越想越怕,越怕越想,第二天,他就恍恍惚惚地在惊吓中死去了。

      但愿读者诸君也能从王安石的身上得到点什么。

相关文章

  • 职业||代理家长

    人的头脑分为智商和情商两部分,智商适合于生产力,情商适合于生产关系,大多数人的智商和情商成反比。 高智商有利于业务...

  • 情商和智商有关吗

    有人说情商和智商成反比。 智商高意味着创造力强,自我意识强。容易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容易出现自闭的症状。 情商高容易...

  • 情商和智商

    都说情商和智商是成反比的,以前我就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知道了真的有一定道理。 我发现我就是一个情商比较低的...

  • 学历

    学历和脾气成反比

  • 房价和菜价成反比

    住在武昌,工作在汉口,周末儿子在汉阳打篮球,武汉三镇都感受完了,我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房价和菜价是成反比的。...

  • Are you sure?你真的会做商业PPT吗

    关于ppt有很多神吐槽: 演示效果定律:ppt的页数和听众的理解能力成反比,ppt页面的字数和听众的人数成反比,p...

  • 和《王安石•梅花》

    山下几从梅,临冬岁岁开。初心终不改,知是有君来。 梅花 (宋 ·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 什么叫做讲政治——统领情商、智商的“政商”

    我们在看很多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形成一种固定和简单的模式,每个人都倾向于找到一种让自己认识事情舒服的“姿势”(或者说...

  • 人生中的反比

    青春(童年)的逝去与缅怀青春(童年)成反比的;精神世界与快乐成反比的;遭遇的坎坷与感觉满足、幸福的难易成反比的。 ​​​

  • 政商关系

    费正清:为什么中国的商人阶级不能冲破官场的依赖产生一股独立的创业力量? 答案:中美观念不同。譬如捕鼠。美国专注于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政商和情商成反比的王安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ac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