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2,周五,农历三月初四,郑州-老家,晴,13~28℃
今日父亲去世第152天
今天早上(6:21-7:00)跑步五公里
春节过后,累计第41天早上跑步5公里,(正月20天,二月17天,三月4天)(去年:正月3天,二月26天,闰二月25天,三月26天,四月28天,五月26天,六月24天,七月27天,八月26天,九月22天,十月8天,十一月14天,十二月9天)(农历2022年累计跑步221天,农历2023年跑步272天)
2024.03.08日下午18:38分拍摄于成都天府广场
【1】
我忽然发现,我被一本《庄子》困住了。
读了三年,到现在连《内七篇》还没有读完,并且读的还是结结巴巴,磕磕绊绊。理解?那更是无从谈起了!更别说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了。
惭愧!惭愧!
2024.03.08日下午18:38分拍摄于成都天府广场
【2】
忽然间想起,“知识是用来用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就像我们现在经常提及的一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道理一样,为学而学,为读而读,那只能是一种死板,是一种教条。犹如赵括纸上谈兵一般,累赘了自己,牵连了别人,误人误己误家误国。
况且,咱怎么能同大名鼎鼎的赵扩相提并论?可笑至极!
2024.03.08日下午18:37分拍摄于成都天府广场
【3】
于是,觉得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思路,“把老庄当成自己的根,当成自己的本,在此基础上,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不也是一种更好方法吗?”
什么是根深蒂固?那就是继续读《庄子》,继续读《内七篇》,即便再读三年,即便还是在读《内七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悟出道理,只要能学以致用,这才是真的读懂了、学会了——哪怕只是修心养性,哪怕只是无欲无求——而修心养性、无欲无求,不恰恰更是一种悟、一种极致的学以致用吗?
什么事枝繁叶茂?所谓的枝繁叶茂,也就是在读《庄子》的基础上,适当的再读一些其他,比如哲学,比如文学,比如心理学,“不单单有利于对老庄的记忆,也能从多方面加深自己对老庄的理解和感悟”。
如何根深?“志守一井,力求及泉”,手捧老庄,使劲读,使劲悟,使劲联想;
怎么枝繁?手捧老庄的同时,也手捧其他,“不必让自己感觉枯燥,也不必让自己感觉心神疲役,殚精竭虑,毫无生机”。
努力去发现乐趣,自得其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相得益彰,各得其所,这样才会使读书与学习更加生动,更加有兴趣,也更加活力满满,元气倍增——这才是读书的终极意义——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
2024.03.08日下午18:36分拍摄于成都天府广场
【4】
“人之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已而为知者,怠而已矣”。所以,知识永远都是学不尽的,但知识再多,道理却永远就是那么个道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王阳明‘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曹参更简单,‘萧规曹随’,老子庄子更是如此,‘顺物自然,无为而为’”。越是简单的,才越是最实用的。
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搞得过于复杂了而已。
2024.03.08日下午18:34分拍摄于成都天府广场
【5】
不必太慌张,不必太繁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走着走着,看着看着,悟着悟着,忽然之间,我们就会发现的很多。
正如“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般,知识从未走远,只是我们暂时没有“悟道”——更谈不上用到而已。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事不宜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言必行行必果,改变一种方法,努力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扶摇向青云,更上一层楼”。
2024.03.08日下午18:24分拍摄于成都天府广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