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小孩才需要读《弟子规》?
其实,成人也应该读。
不仅可以对自己有所裨益,也能懂得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

01
起初,我和许多人一样不知道《弟子规》。
后来,即使知道也觉得自己没有这个必要去看。因为我还是自认我原生家庭的道德教育是相当到位的。
然而,看到了索达吉堪布上师所写的《漫谈弟子规》才知道,我虽然在不少的行为上做到了,但是内心地思维、领悟是非常浅薄的。
我的内心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宁沉稳,许多事情知道去思考背后的因缘,比以前要看得透、看得开;
对家庭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感悟,自己的行为举止也在进步中,与家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
02
有些人把《弟子规》奉为国学经典,有些人视为时代的倒退。
堪布上师认为,《弟子规》所讲正是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年轻人缺少的品德修养。合适的我们采用,不适宜时代的我们与时俱进则可。
03
《弟子规》共七个主题: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讲的分别是:在家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对待长者兄弟姐妹、在外如何为人处世、诚实守信、以慈悲心关爱一切众生、亲近有德之人;最后,做好了以上六点才去学习其他有益的知识。
04
在《漫谈弟子规》中,上师采用了大量的故事、佛教公案说明道理,而且用业果、无限生命等佛法进行补充,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人如沐春风。
这里简单摘录书中“入则孝”的一些话:
能养还不是孝。物质上的奉养,一般子女都做得到,比较难的是精神上给以安慰。人老了,通常会感到孤独和寂寞,老师觉得被抛弃了,没人理。
不要忘了我们曾经得到的呵护。现在他们老了,只是给点钱、给点吃的,这么养着,是说不过去的。
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也正常。
可是父母毕竟是父母,有点什么,可以好好说、慢慢说。婉转一点,把表情方柔和,不要想见了仇人。如果父母错误太严重,怎么劝都不听的时候,可能也要像古时候的孙元觉那样,用点智慧了。
上师书中有言:“利他是一个人生存的真正价值,将利他心构建在人格中的人事幸福的。”我心中有感,故写文向有缘人推荐大师的书。
愿人人平安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