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者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
235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转型之路

235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转型之路

作者: clafa | 来源:发表于2022-04-03 16:13 被阅读0次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就其类别,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产中的仪器、设备、工具等,属于物质文化;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节日、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

      通常将文化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是生产产品、生活用品的总和,通常以具体实在的事物存在;二是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风俗、节日、传统等,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三是制度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四是思想文化,是思想、学术的总和,包括宗教哲学、学术思想、意识形态、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学术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中国陷入了灾难的深渊,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间死人如麻,痛苦至极。其本质,是两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转型之路,漫漫长途,一代代中国人苦心孤诣,上下求索。回头看1840-1949年走过的路,我们发现文化转型之路,是从物态文化,到制度文化,到思想文化,一步步深入一步步走过来的,并不是一脚踏上坦途,是在坚船利炮的轰击下,在城下之盟的屈辱中,在千百次失败的无奈中走过来的,其曲折、其跌跌撞撞真是一言难尽!

      一、转型从物态文化层面开始

    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中国被迫订立《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正如火如荼席卷大江南北。内忧外患之下,朝野都在寻求应对之策。于是我们看到: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人)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汇译成《四洲志》。

      林则徐被贬后,将《四洲志》交给朋友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魏源不辱使命,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冯桂芬(1809-1874,江苏吴县人)1861年写出了《制洋器议》,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自信:“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上好下甚,风行响应,当有殊尤异敏,出新意於西法之外者,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

      1861年1月20日,清朝咸丰皇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在“师夷长技以制夷”、“采用西学、制造洋器”等自强思想的指导下,在总理衙门设立后,19世纪下半叶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其代表人物:朝廷中有奕新、文祥;地方大员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沈葆桢、刘坤一等。

洋务运动是在败于强敌,诸夷互市,聚於中土的背景下,由自己制造船炮,欲自强雪耻的实际行动。重点是从西洋购买船炮,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学)为主体,以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图强求富。洋务运动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比如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军事工业;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一批民族企业。1888年北洋海军的成军,是洋务运动最高成果的体现。但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从文化角度看,军事工业、民族工业、北洋海军等成果,都属于物态文化。当然涉及一点制度文化,比如公司章程、军事组织等,但属于枝节不是主流。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文化仅仅从物态文化层面的转型,不能获得成功的!

      二、转型开始涉及制度文化层面

      1894年败于做了自己1000多年的“学生”日本,况且日本是撮尔小国,彻底粉碎了清政府的自大与傲慢!朝野都开始深刻思考中国下一步向何处去。于是我们看到: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写成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前者认为东汉以来独尊的儒学经典,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后者用大同社会的理想抨击封建专制,表现了民主自立的思想,论证提出了托古改制的思想。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国内,康有为会同上千名举人“公车上书”,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1896年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一系列文章,系统阐述维新变法理论。前文中,他指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后文中,他把历代帝王斥为“民贼”,认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呼吁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1898年6月11日,年轻的光绪皇帝意识到要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实施变法。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但变革的领导力量不坚强,光绪帝并未大权独揽,只是一个儿皇帝;康有为不是出色的政治家,不知道结成统一战线,壮大自己本就弱小的势力;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社会基础不足。待到西太后发令,谭嗣同等六君子喋血街头,维新变法骤然中断。

      随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本想借助拳民力量,驱逐洋人。这是对敌我势力的重大误判,直接导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赔款巨大,主权进一步丧失,对中国打击巨大!此时朝廷连保守派都改变立场,要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是为“清末新政”。新政倡导商业、编练新军、废除科举、改革官制、筹蒙“君主立宪”等等,较之维新变法,改革程度更广。

      从公车上书到清末新政,明显可以看出比洋务运动深刻的地方,其对社会推动作用,不仅体现促进经济发展上,而且体现在制度建设上,比如国家政治体制改变、政权机构的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的制定等。正如陈独秀指出:“虽国儿不国,而旧势力顿失凭依,新思想渐拓领土,遂由行政制度问而入政治根本问题,进而为民主共和、君主立宪之讨论”。同时,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也部分影响到思想文化层面,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呼吁和实践。从文化角度看,这些成果已经突破物态文化的层面,大量的属于制度文化层面,也涉及到思想文化方面。整个文化的核心,思想文化层面不再巍然屹立,已经开始动摇。

      从公车上书到清末新政的一系列失败,表明文化转型已经切入到制度文化层面,但还是不能获得成功!

      三、转型终于转到思想文化层面

      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国家并没有真正实现共和和民主,从此走上强国之路。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政府要兵无兵,要钱无钱,要人无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很快让位于袁世凯。但袁世凯却带领国家走上了复辟帝制的老路。于是有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二次革命(1913年)、护国运动(1915年)、护法运动(1917年)等。国家根本没有统一,没有价值共识,没有伦理共识。国体在共和和君主专制摇摆,政体说变就变。曲折奋斗了60年的古老中国往何处去?于是我们看到: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1915年9月15日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陈独秀发表了《吾人最后之觉悟》,呼吁:“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易白沙(1886-1921,湖南长沙人)1916年发表了《孔子平议》,列举了孔子四大毛病:一是尊君权,漫无限制,易造成独夫专制之弊;二是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三是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四是重做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1916年在《宪法与思想自由》中说,“皇帝与宪法,盖不能两立者也”,“(宪法之保障)其渊源维何?即思想自由”。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分析了从1500年至1916年,文化冲突之七个阶段,指出“数百年来,吾国扰攘不安之象,其由此两种文化相触接、相冲突者,盖十居八九”。从历史和现实的总结中,终于认识到,相比于船炮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文化的腐朽和落后,才是中国落后于西方、蒙辱于西方的根子。在这样的认识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陈独秀、李大钊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表现为两大革命,一是文学革命,包括启用标点符号、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文字横排,排斥贵族文、古典文学、山林文学,提倡新文学。二是伦理革命,“非孔”是一个总题目,包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统统在反对之列。陈独秀撰写了一系列“非孔”文章。后来傅斯年说:“我觉得独秀对中国革命最大的贡献正在这里。因为新的政治决不能建设在旧的伦理之上。…·”

      对旧的伦理的批判,真正动摇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根基。鸦片战争以来的历次重大事件,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都只能算局部的转型,都是不彻底的,只有新文化运动是真正动摇中国历史和文化根基的。所以,新文化运动才是文化转型的真正开始。

      (四)文化重建之路

      旧有的中国自身文化彻底否定之后,将重建起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呢?正当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1919年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五四期间,陈独秀被捕,周刊《每周评论》无人负责,胡适和李大钊接办。7月20日胡适发表《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引发问题和主义之争。随后多次论战。胡适信仰实验主义,李大钊信仰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与胡适的争论,标志着新青年阵营分裂。

      陈独秀羁押93天后获释。《新青年》从轮流主编又回到由陈独秀一人主编。12月陈独秀发表《<新青年>宣言》,宣称:“我们虽不迷信政治万能,但承认政治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生活;而且相信真的民主政治,必会把政权分配到人民全厂体,就是有限制,也是拿有无职业做标准,不拿有无财产做标准。至于政党,我们也承认他是运用政治应有的方法;但对于一切拥护少数人私利或一阶级利益,眼中没有全社会幸福的政党,永远不忍加入”。谈文化,怎么争论都可以是朋友,但一谈到政治,不是同志,便是仇敌;不为信徒,便为叛逆。从此新青年阵营解体了。只有李大钊和陈独秀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从此,陈独秀带领《新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据统计,从这以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新青年》刊登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于 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文化构建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构建的新文化,必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至此,近代文化转型宣告完成。

      回头看文化转型之路,我们能发现文化转型之难,尤其对于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向前辈先贤的探索、付出、奉献和牺牲致敬!

相关文章

  • 235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转型之路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观乎天文,以...

  • 元宵:中国古代的狂欢节

    从古文字和古诗词出发,解读中国文化的底层密码 正月十五, 元宵佳节。 近代以来, 地位下降。 吃吃元宵, 猜猜灯谜...

  • 为道日损

    道,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范畴。金岳霖先生的名著《论道》仍然以道为核心词,可以看作道在近代以来最后的辉煌。从...

  • 中国古典服饰文化的深远意义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

  • 反现代化现象的反思——对义和团运动的再思考

    近代中国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的话,就是“转型”,中国近代反现代化现象是一种社会转型时期的正常历史现象。 西方文明成果的...

  • 浅说近代以来的文化变革

    【摘要】近代以来的文化改革使国人与现代文化相接轨,但是传统文化的遗失却是让人痛心。文化改革中对传统和现代的取舍可谓...

  • 近代以来的军事思想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1.15世纪至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形成。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新的军...

  • C2B模式的转型之路!

    C2B模式的转型之路!

  • C2B模式的转型之路!

    C2B模式的转型之路!

  • 蒋介石和蒋经国

    说说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尤其是法律观念的转型。 我们都知道,《古代法》的作者梅因有一句著名的话,所谓现代社会转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35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转型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vf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