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衣言(1815—1894),字劭闻,号琴西,晚号遁坡、止叟。原居瑞安泮岱砚下村,后迁县城金带桥(今道院前)。清道光三十年(1850)中进士,居翰林院八年,以编修入直上书房,升侍讲。经曾国藩推荐先后任安庆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及江宁布政使。光绪五年(1879)以太仆寺卿内召,未赴任,称病致仕。光绪六年在家创“诒善祠塾”,培养人才并从事地方文献的搜集、编撰工作,且创建“玉海藏书楼”。光绪二十年(1894)病卒于家。《清史稿》有传。著有《逊学斋文钞》共三十七卷和《永嘉内外集》、《瓯海轶文》等。
孙衣言在学术上继承永嘉学派,特别推重乡哲陈傅良和叶适的著作。他又以文学名世,是晚清时期温州地区文坛的领袖人物。
清著名学者钱泰吉在《逊学斋文集序》中称其“碑版述事之文,造句尤似韩愈。”文评家谢章铤在《赌棋山庄笔记》中云:“孙琴西长于诗,亦长于文。诗先刻,名甚著。文迟久始出,多及时事,指斥当路,然其言甚确,非以好恶为爱憎也。最近讨论学派,表彰乡哲,尤独具苦心,非仅文词之工已也。”
胡珠生《温州近代史》称在温州近代的旧文学方面“诗名最盛的首推孙衣言。”民国《瑞安县志稿·人物传》称其“古今体诗尤工。黄爵滋谓其‘才思清而敏’;俞曲园谓‘上追汉魏,下似苏黄’。叶名沣谓有‘少陵之骨,山谷之神’;宋恕谓‘战胜李(东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而追李杜苏黄。”谭献《复堂日记》称其诗“篇体清峻,学人之词。古体胜近体,七律胜五律,可谓笃雅有节。”狄葆贤《平等阁诗话》则称其“五古冲淡深秀,七古雄放典雅。”所以孙衣言的诗,早有定评。
孙衣言不但诗文写得好,并且对文学创作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他曾为他人的诗文集写过不少序、跋,在这些序跋中常阐述自己的一些文学观点。譬如:他明确主张,诗必须张扬个性,诗中必须有我。反对认为符合古人风味的就是好诗的“厚古薄今”的复古主义思潮;主张在写景时应着重写其气概,而不能过于在表面上刻划;主张青少年作文,在思想上和文笔上都要开展、纵弛一些,不能太束缚,太收敛;主张诗宗苏、黄(苏轼和黄庭坚),就是要更接近于时代,更接近于现实,也更接近于自己。从而就更能抒自己之情,言自己之志。这也是与他的反对厚古薄今,诗要有个性的观点是一致的。从而比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派是要进步得多的。
此外,孙衣言坚守韩愈倡导的“文以载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学观。无论写什么性质、文体的文章或吟咏古今体诗歌时,他的爱国情怀常常是十分执着而且深沉地表露出来。如在咸丰十年十月十七日陆游生日,当时瑞安县令“钱子奇招瑞安诗人入祀署中放翁亭,取陆游瑞安江诗二十言,人各得一言以为诗,衣言为之记。”孙衣言在《放翁生日燕客记》中写道:
“……然放翁非徒文词而已。当其浮沉幕府,屡起屡踬,国家之事未尝与闻。而放翁惓惓君国,常以复仇雪耻为心。虽当时大臣将相,有疆土之责者,或徒阴拱坐睨,而放翁于流离奔走之中,疾痛号呼,慷慨悲愤,老死而不能释然。则其忠义之气,发为文词,固足以垂世而不朽也。至于山川名胜,生平足迹所及,不过一经行之偶,未尝有为政德泽被于人。人而亦若有流风余思之存。如所谓放翁之祠,邑之人今犹不能忘。以是知文章之所托者久,而人之所以不朽,诚贵其自立也……”
义正词严,中气十足,感情真挚,爱憎分明。其行文也好像长江黄河之水,一泻千里,逼面而来,爱国主义心声溢于言表,十分震撼人心。这是《逊斋学文集》中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代表作,就可看出他的文风了。
再让我们看孙衣言的诗作,如古体诗《祭灶戏书》(附后)。
这是咸丰八年,孙衣言从翰林院里升任侍讲后,即将外放出任安庆知府前夕写的一首祭祀灶神的游戏之作。该诗先从回忆家乡腊月廿四夜祭灶神时的隆重热闹气氛开始,然后说到他一个人在京师官邸,准备祭灶神的祭品不多,厨具也不足,自觉很不光彩。最后,向灶君坦白陈言:书生都是比较寒酸的,请勿见怪。但是,自己虽然名义上做了三年皇帝老师的侍讲官,但却没有与皇帝切磋过一句话,这是他的真正罪过,是不敢欺骗灶神爷的,要向你坦白认罪。诗写得很生动,没有用艰深的字词和典故,表现了他的平实、流畅,直抒胸臆的诗风。
其他,如近体诗《登万松山》:“到眼岚光映碧空,竹舆摇兀任轻风。雨余岸草犹含绿,霜重林枫半染红。已借神仙开佛地,欲排云雾见鲛宫。苍官夹道如迎我,何处人间有赤松。”《曾小石送鲥鱼》:“黄鱼风信楝花时,又点仙葩送雪鲥。回首十年江馆客,夜潮灯火最相思。”《绝句》:“鸳鸯鹭鷘各汀湾,絮柳风蒲不自闲。向晚未嫌归路远,为贪落日看西山。”《怡园感怀》:“招凉好就竹西亭,古树疏烟入坐青。少待东山明月上,瑶琴弹与水仙昕。”
这些都写得晓畅清峻,笃雅有节,尤其是写家乡风物,更感亲切动人。
附:祭灶戏书
清·孙衣言
街东街西花爆竞,乍断还续相呼应。初更城柝喑无闻,饯祀神君风俗盛。僧庐假馆虽暂来,厨下洁斋敢忘敬。满盘饤餖梨粟香,大官昨日分黄羊。糖瓜果饼复罗列,欲修故事如家乡。温州春桔犹未到。登俎颜觉无辉光。白古书生笑寒饿,况我青毡坐将破。竖儒碌碌安足责,厨具草草真无奈。但恨三年王者师,未得一言相磨磋。心知鳏官弃不能,不敢欺神此我过。(余振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