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识东坡

初识东坡

作者: 伯涵子弟 | 来源:发表于2023-05-27 19:17 被阅读0次

2015年,一次偶然的环岛游机会,途径儋州时去了当地的东坡书院。彼时,选择这一处游览,多是因为儋州一地,不似三亚景点如星数,能去之处亦不过千古盐田和此处尔。而到达书院时,只有三三两两的零星游客,落寞如此。自己的内心也并未怀着多少敬意,只是觉得东坡名声在外,带着女儿去沾染下文学氛围就好。

彼时,自己对他的认识,也仅限于两首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当时已经几忘殆尽。于是乎,说是览胜,但并无目的,纯属走马观花。游玩之后,内心也就“仅此而已”。由此可见,当时的浅薄之至。

去年,有一做博物馆的朋友,说起苏轼可能是古今文学,数一数二的人物。而今年又恰逢重拾古文,诵读起《古文观止》。其中的《前后赤壁赋》,让人犹感东坡其人的心胸之旷达高远。于是起意,连读了林语堂、李一冰先生各自书写的传记。两本书相得益彰,但后者显然更为详尽。若为深度了解一个人,我以为两本传记,缺一不可。

近来读传记,总想不断地逼近人物当时的真实状态。但这种愿望,其实难得。难得的原因有二。其一,我们离他们所处的时代久远,认识其人几近乎只有读传记一法;其二,时过境迁,我们现所处的环境、社会已与当时大不相同,不易体察古人对事物的观点。试举几例,古人看重的节日是寒食、重阳,而今人则重端午、中秋。古人可以三妻四妾,今人一夫一妻。东坡本人就有王弗、王润之、朝云,两妻一妾。交通环境则更是天翻地覆,古人去一地动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达数月之久,与如今的朝发夕至不可相比,所以要解其情,必须把自己还原回哪个时空去。

此次阅读两本传记的过程中,总想着记得再多一些。想着,若读一本书,难以了其人,那么终究是空的。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去一张张翻阅的。当读到东坡二十二岁即中进士时,我亦嘴角上扬,意气风发;当读到其舍身谏言君上,又为其捏一把汗;会其被奸人进谗言而身陷囹圄时,又叹造化弄人,生命无常。

然而,即便如此,事非经过,身未受,则感难同。鉴于此,自己只能一遍一遍地想象着,其人、其事,以及所在的景,希望借此通达人物的本身,借得更深的感悟。当然,学习苏东坡,我们更多的是希望从他身上,获得那种乐天,在身飘零四海时,依然有心安之所的精神。

以往再未读此二书前,我印象中的东坡是自然乐天的。但开读两书后,我才明白,伟人也同样与普通人一样,落魄时,同样为三餐而忧虑,彷徨焦虑也是如影随形。只不过,他们有诗词这一避难所,在风雨飘摇之时,总能借以笔力,了以胸怀,抒发苦闷。即便在被文字狱时,也几乎不丧失这种习惯。这是他们之所以不会被外在之境打倒的主要原因。

读《苏东坡传》及其新传的意外收获是,从其中不但窥见了东坡波澜壮阔,又颠沛流离的一生。更让我得以看见宋朝的发展轨迹线,以及当时的辽阔山川,以及人命的危浅。如东坡酒后所写的临江仙一般。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生命的渺小,是在我们接触大自然的大之后产生的。而鉴于这种渺小,我们学会了谦卑,而非狂妄自大。而生命的诡异之处在于,初到黄州时,苏东坡认识到侯门深似海,觉得椒世不能。而当其已生活了四年后,觉得老于东坡地、终此生亦不错之时,却又被神宗皇帝复用。所谓人生如戏,真不是戏语,而是人生的日常。再安定之后,又复宦海沉浮。

以上,为自己初读传记的初感,借以此文做序。

相关文章

  • “初识”东坡,爱上东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 初识苏东坡

    "人生何缘不快乐,是因未读苏东坡。"这句话所说的是:我们的人生为什么会不快乐,因为什么才不快乐,是因为没有读苏东坡...

  • 四年级春季文学班小结

    【第一课课程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初识苏东坡》,从生平与作品,两条线了解中国的大文豪——苏东坡: 1、少年苦读的...

  • 我心中的苏东坡(龙星宇)

    苏东坡,这个从我接触到古诗文起就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初识苏东坡,是在他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

  • 林语堂《苏东坡传》阅读分享一《初识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

  • 林语堂《苏东坡传》阅读分享二《初识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

  • 初识赤壁赋中的东坡

    提起赤壁赋,少不了东坡被贬前的乌台诗案。经初步了解,其实就是言论不当被当成反革命被判入牢房。熙宁九年十月,...

  • 读书笔记|28岁,再遇苏东坡

    学生时代·初识苏东坡 ╔北宋时期著名豪放派词人╖ 读书时期,迫于考试压力,当然也有对语言文字的喜欢 背了好多苏轼的...

  • 心之所向

    载歌载酒,且行世间。 初识东坡,一首《定风波》足以。 繁华惊梦里婉转悠扬的琴声,相思不解细雨如丝的飞絮,人间烟火,...

  • 北宋一曲定风波

    初识苏东坡,只知道他是苏轼。在《定风波》里,有这样的诗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途遇春雨,在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识东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x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