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的确是一个比时间管理更重要的话题。
因为时间不够,感觉是“忙到飞起”或“经常熬夜”。而精力不够,却是“有心无力”,“歇不过来”。
时间不够,我们还可以对自己的说,“没办法,实在干不过来了”,似乎是个外因。但精力不足,似乎是“原来能干,但因为没精力”了,似乎更加遗憾一些。
01
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精力呢?
首先了解下精力包括哪些环节:
我们经常说累,干一天班下班累,回家躺沙发上不想说话觉得累。
但我们干的常常不是体力工作,而是脑力工作。所以即使再累,不是身体累,而是大脑疲乏。
大脑为什么会疲乏呢?
我们的先说说大脑结构。
我们的大脑是由三个脑组成的。最底和拳头大小,灰色的是脑干,管身体;中间一层如手套一样包着大脑,叫做边缘系统,管情绪。而最外面一层,是最终进化出来的大脑皮层,管思考和自我控制。
一个信号,要先通过脑干,确定安全,才放行,走到边缘系统,觉得情绪舒缓,最后才走到大脑,我们才开始用大脑判断。
这个时候,我们大脑就不容易疲劳-俗称“不心累”。
什么时候大脑状态最好?
身体健康、情绪舒缓、思维清醒。
这被称为:精力金字塔。
反过来,身体有恙、情绪有障、思维混乱,都会让自己觉得内耗,精力不好。
02
怎么提高整体的精力呢?
第一个是提高身体状态。
先不说正常饮食、每天2升水,坚持锻炼这种正确的废话。
只说一条:睡觉。
每天高质量睡6-7。5小时就让你精力充沛。
睡眠的时间,要以1.5小时整数为佳。
9:30睡 ——5:00起=7.5小时
10:30睡 —— 6:00起= 7.5小时
11:00睡 —— 6:30起 = 7.5小时
应该是大部分人的最佳睡眠时间。
中途醒来会打乱一个人的生物钟,让你一整天都没有什么精力:
比如我的经验是:
11点睡到6点半,很好,8点起来,9个小时很充足。
但是到7点起来,反而觉得很难受,就是在睡眠周期被吵醒了。
中午午睡,则不要超过20分钟。
然后是情绪调和。
累的人,心里往往有很多判断。
找找自己最累的时刻,分析下到底是什么信念在左右,往往会降低很多很多消耗。
最后是思维清晰。前面两层没有了障碍和内耗。
自然脑子就足够精力来用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