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驱力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笔者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农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不是很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非常被动。因此,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引导学生真正学好语文!
关键词:内驱力;初中生语文学习;激发;教学方法
所谓内驱力,就是有机体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而产生的推动自己进行某项行为的内部力量。“内驱力”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主要代表伍德沃斯提出来的。内驱力分为生理和社会两种,例如,表现在个体饥饿时对食物的需求力量就是生理内驱力;表现在个体为了满足知识能力、赢得别人尊重和赞赏、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而产生的推动自身学习知识或能力的一种力量,就是社会内驱力。
语文学习内驱力是推动初中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一个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努力程度、是否积极等,很大程度上跟他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激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尤其是推动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作为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一、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分析
笔者跟踪实践和反思语文教学活动,统观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结果令人不是很如意!
1.课堂上学习语文的热情不高
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农村初中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读书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老师提出问题,大部分学生没有带着问题认真读书的意识。偶有学生读书,但也只是为读书而读书,最终,学而不思则罔!此外,笔者还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课堂上自己不会的东西,老师同学说了,他们没有记录的习惯,让他记录才记录。
2.课外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作业
平日里,反馈学生的预习、巩固练习情况,部分学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对他们来说,预习练习就像是负担。规定时间内,很少能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的。练习册更是直接把答案抄,甚至有的学生抄答案都会错。
3.学习语文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
农村初中学生普遍认为,语文学科努力学与不努力学,效果差不多。他们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最终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尤其是当她看到平时语文基本不学,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却取得了比她好的成绩,此时语文学习的认同感和效能感极低。
二、激发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内驱力的方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近来专门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研究得出,农村初中生之所以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认识不到位,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没有或很少有自我提高学好语文的内驱力。在此,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的方法进行探究,现总结如下。
1.让学生真正感受母语学科的博大精深
古人云:文以载道。语言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标志。汉语是我们国家的母语,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几千年的古老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笔者有责任引领学生努力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统观部编版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改变,国家大大增加了青少年学习古诗词、文言文的篇目,旨在让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例如,在执教《与朱元思书》一文时,课前我布置学生反复地阅读原文,体味此文词采隽永、音韵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学习作者清新淡雅、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深刻感受作者对追求名利的官场的鄙视和对美好自然之趣的爱慕以及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此文被视为“骈文”中的写景精品,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学生读起来是朗朗上口、百读不厌。同时在反复朗读中,学生不仅牢牢记住了对仗工整的语言文字,更是深深感受到了作者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劝友人及世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的思想情感。正如,文中所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古人用他优美的辞藻,诠释了来自他心底的呼声,让我们今人为之折服!这正是语文学科独有的魅力,是别的学科所无法取代的。课本上每一篇精美古诗词和文言文,我都精细地去钻研教材,了解教材背后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深刻地解读教材,从而使学生慢慢地爱上经典文章。
2.指导学生课堂上放声朗读,勤记录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学生是否专注听讲,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学习成绩的好坏。语文课堂教学生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些都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首要问题。课堂上,面对那些思想不集中、学习不在状态的学生,我就特意让他读书,并且是放声朗读,这样他就没有机会开小差;面对那些懒于动脑动笔的学生,在讲到重点知识的时候,我会特意停下来,注视着他们,暗示他们该动笔记录了。长期的训练,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事不关己、无所事事”等现象逐渐趋于好转。有时候,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需要老师去推动,去刺激他们的学习神经,不让其松懈!
3.课外作业及时跟进总结
课堂学习是关键,但课外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尤其是语文学科,更要每天布置学生作业进行巩固,日积月累,丰富知识。例如,我每学期开学伊始,就给学生布置了永久性的作业,即学完一篇课文,按时写练生字词(音形义),填写大小练习册,背诵默写要背的课文等。此外,根据所学内容再灵活布置作业进行拓展延伸。有布置有落实,作业布置了,一定要检查,不然大部分的学生都不能按时完成。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学生看你不检查作业,他没完成作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不做作业了。我所教的班级,每次检查作业总是那十来个人不按时上交,心里很是气恼。后来回想一下,上学期只是口头告诫,成效不明显。这学期我落到实处,只要有没按时完成作业的,立马就补写,紧盯着他们几次,他们慢慢也就按时交作业了。暂且不说作业质量如何,首先让他们有做作业的意识,慢慢再要求作业的质量。学生大多是懒散的,你不逼他一下,他会一直安逸下去,不思进取。学生学习的动力,需要老师去激发!
4.每周阅读分享交流
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语文学习,其实就是阅读成长的过程。语文教师从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学校每周专门开设一节阅读课,我跟学生说,第一周去阅览室读书,第二周在教室进行阅读分享交流,轮流进行。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尤其是阅读交流,学生们大胆分享各自喜欢的书籍和文章,先读文章再谈自己的收获。一个学生分享的时候,其余学生全都专注聆听,比平时的上课都认真。 如,语文课代表分享的《不抱怨的世界》一书,她说,这部书是她最喜欢的励志书籍,教会了她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改变心态来终结抱怨。 愚者抱怨,智者行动。抱怨不如改变,生气不如争气,用积极的心态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正是这本书,让她内心变得足够强大,任何时候都想着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由此得出,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他们会积极主动放飞自我。这是来自于学生内心的展现自我、与人分享的欲望,作为老师,要呵护并激发学生的这种强大的欲望!
5.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而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学生语文学习内驱力的维持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创造可利用的机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例如,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正面的肯定鼓励,对学生作业有改进的给予表扬鼓励,对语文成绩有进步的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等。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其实本可以。只要用心写字,完全可以把字写得规范;只要努力背书,课文照样可以流利地背出来……哪怕是班级最后一名学困生,我都挖掘他的闪光点,给他信心, 给他学习的动力。学生的信心一旦被激起,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得到提高。
6.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身教示范的作用。正如《学记》所言,“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面对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下为人师者高高在上的权威,走进学生群体,跟他们交流语文学习及其别的话题。曾也有学生直接给我提出建议,说我课堂上太严肃了,让他们感觉有点紧张。我会慢慢注意改进,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向上的课堂氛围。同时,我也将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探索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跟学生们携手共进!师生之间一旦没有了设防,学生愿意主动亲近你,他也就会情不自禁地爱上你教的学科,学习的内驱力就被激发了,学习的效果也就明显了。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的不成熟的经验,关于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内驱力的探究,仍然会继续下去,努力让农村初中的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