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哈佛幸福课》:如何通过更准确的情感预测来提高幸福感?

《哈佛幸福课》:如何通过更准确的情感预测来提高幸福感?

作者: 曼珠沙桦 | 来源:发表于2022-02-09 10:50 被阅读0次

今天推荐的书是一本心理学的经典《哈佛幸福课》,这本书2006年首次出版,随即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2007年获得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被收入心理学50本经典著作系列,到目前为止,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可以说,无论是用学术标准还是大众标准来评估,这都是一本好书。

本书 的作者是丹尼尔·吉尔伯特,他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主要以“情感预测”方面的研究而闻名于世,并因此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成就奖。

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本书讲述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些基本的科学道理,而这些道理解释了人类大脑是如何想象未来,如何预测自己将会最满意哪种结果,以及这样的预测的准确性如何。这本书讨论的是众多思想家在过去2 000多年间苦苦思索的问题,并利用这些思想家(以及我自己)的想法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对于“未来的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了解如此浅薄。这个问题就像一条跨越数条国境线但却无法通行的河流,因为还没有哪个学科能够对这个问题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本书结合了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哲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得出了一个我自认为很有说服力的解释。

我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本书的内容。

第一部分关于幸福的本质是什么和我们为什么执着的想像未来。

幸福的定义有无数个版本,本书的作者无意再将幸福复杂化,反而快刀斩乱麻地说幸福就是一种主观的愉悦感受。每个人都追求幸福,而采用的方式是想像未来。

为什么我们会执着于想像未来?吉尔伯特从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两个层面进行解读。首先人类拥有其他动物都没有的大脑区域,那就是前额叶,这个特别的脑区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思前想后,预测未来。不是我们喜不喜欢、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然会去想象。其次想像本身让我们愉悦。我们接到一个邀请享用大餐,那么还没到正式享用之前,我们就感受到了幸福,关于精美食物的想像让我们愉悦;节假日的前几天我们也非常开心,想像着假期的来临令人心情放松。即使我们想像的是一些不太令人愉悦的场景,比如考试不能通过、约会不受欢迎,那也是让我们做好充分准备或缓冲失败带来的挫败感,对我们的身心有益。最重要的是想像未来让我们有控制感。我们想像未来是为了控制未来,而控制是人的天性。

这一部分在说,什么是幸福以及我们为什么热衷于想象未来。吉尔伯特说幸福本质上是一种主观的愉快感觉,每个人都追求幸福,预测未来的情感状态。他分别从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大脑前额叶让我们必然会想象未来,愉快感和控制感让我们乐于想象未来。

第二部分是在讲述想像未来预测情感状态时我们为什么常常出错。

想像力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我们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奇迹,当其他的动物只能适应自然界的条件时,我们已经在大踏步的改变自然界以适应我们的想像。可以说,文明的一切成果、科技的一切进步都有部分是归功于想像力。

想像力在预测自己的未来情感时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我们常常经历这样的事,以为只要拥有了什么就好了,当真正期待的事情发生了,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时又发现,不过如此。过年前天天盼望着过年,到了过年的时候反而感觉失落,就是这样啊,也不怎么样嘛的感觉油然而生。为什么会预测出错呢?

吉尔伯特总结了想象力的三个缺点,正是这三个缺点导致了人们在预测未来,以及预测未来情感状态的时候发生偏差。

第一个缺点叫作填补和遗漏。就是说想象力会根据提示的信息添油加醋,对没有提示的信息置若罔闻。我们会根据需要来加工自己的想像,任意地填加或故意忽视一些信息,以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状态。

想象力的第二个缺点是什么呢?吉尔伯特说,想象力奉行“现实第一”的原则,它是现实的囚徒。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饱汉不知饿汉饥”,当你处于饱的状态时是无法想像饿的感觉的。还有“何不食肉糜”,也是无法想像自己经历之外的情况。

想象力的第三个缺点,它无法想象事情一旦真正发生,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有一个小说是写贵妇听说穷人家的小孩子死了,她含着眼泪来看望孩子的母亲,发现孩子的母亲在吃白菜。她惊呆了,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还能吃东西。这就是用想像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

第三部分是讲为什么修正预测情感,总是一错再错?

吉尔伯特说,通常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向历史讨经验;另一个是向别人讨经验。

先说第一个方法,向历史讨经验。这个方法要有效的话,必须保证被记住的历史有利于我们“以史为鉴”。很遗憾,我们的记忆才不管对我们有没有利,它有一套自己的记忆规则,因此,被记住的东西未必是我们想要的。记忆的规则是,谁容易记住谁,谁稀罕记住谁,谁笑到最后就记住谁。你看,记忆并不靠谱,不能提供真正对的经验。

再说向别人讨经验,我们总觉得自己是独特的,这让我们很难接受别人的经验。而看起来可信度比较高的观念又可能只是适用于当时当地的环境,并不真的准确。

内容就分享完了,最后讲一点个人感受,强烈推荐去看看原书,这本书融合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经济学、哲学的理论,内核很硬。更为难得的是在围绕观点的论证中运用了大量的生动的事例,结合一个一个的问题引导,让阅读有着非常舒服的感觉,你会不时地会心一笑,不时掩卷思考,不时一个激灵,不由想像吉尔伯特一定是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足够有趣丰富和深刻,恩,这个想像是事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佛幸福课》:如何通过更准确的情感预测来提高幸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cw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