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称老阿姨的,内心其实一点儿也不服老。昨天,于杭城读在职研究生的老乡同学群里,有几个人@我帮他们签到,说有事不去了,我说我也正想着不去呢,上次提到过,因为函授的本科没有拿到学士学位,所以读研究生没有申硕资格,纯粹出于对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兴趣,才去报名申请——做了一个在职研究生旁听生,理想当然过于丰满,现实差强人意,我当是工作之余充点新能源,顺便出门喘口气,放松一下身心。
如今,深以为,做学生比做老师轻松,从前,做学生时感觉做老师可棒,三尺讲台上那一寸土地神圣不可侵犯。
然而,长大后我成了他们——那个在村子学堂里教我拼音的启蒙老师是我的伯母(我祖母是她丈夫的乳娘)、那个很看得起我叫我做她课代表的六年级语文老师、那个做了我三年班主任的初中数学老师、那个在师范里跟我一样矮小却因为操一口浓重的外省口音而被同学们(包括被她任命为一班之长的我)取笑的女老师,那首名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我现在可是切身体会到了歌词里千万斤两的含义。
02
多种角色的捆绑,令我焦虑不堪。
我是一名教龄八年的老师,我是老母亲,我是人老婆。
如果说做老师一定好为人师,此言差矣,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说教,但因为自身涵养和教学水平的局限,想要沉默少言的我却在一年级孩子们面前罗里吧嗦的苦口婆心,教龄是虚长的,于仕途我是个不求上进的,于我这份教职不过一碗饭而已,工作中,做好本分,无愧于心即安。我不愿意做更多自己不想做的事——写论文、改教案、磨课,对于评奖评优,我从来觉得那些跟我毫无关系,我自诩为“孤独的边缘人”,我觉得我生来不该是来做老师的。
前些年,工作状态还要差劲,我像只骄傲的公鸡,脾气还很火爆,一不顺心要抱怨,还老是写文写文批判这批判那,仿佛文字就是我最强有力的武器,供我防身护心专用。
独生子女那种惯有的“以自我为中心”时不时也在我身上体现,我从不否认自己的玻璃心,尽管我拼命想要伪装得特别自立自强自主,可是内心那个脆弱的小女孩动不动要发威,让我出丑,玻璃心碎了一地,最后为她收拾残局的当然还是我。
这些年大概是做了母亲,渐渐变得能够移情换位了,觉得在其位谋其政,既来之则安之。
只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内心的冲突无时不刻不在暴露,唯有身心一致才最和谐;因为身心分离,我才如此焦虑吧。
03
关于小说,时常没有头绪,你看,小说里的人物都是虚构,但因为是我塑造了他们,免不了会散发我人格的气息,如同女娲造人,女娲依着自己的模样造的人,不过后来因为性别单一灭绝得太快,她又增加了一种性别,以便繁衍,我也一样。
连续三天,写的两篇连载小说都没有投稿成功,倒不叫我焦虑,只是把时间匀出来分给家里分给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再给别的一些琐事,我时常产生一种阅读焦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做事也就并不高效。
04
索性我是个乐观的老阿姨,童心未泯,我还是觉得,像我这般焦虑的不在少数,昨天发了个朋友圈,评论亮了,有一位兄长劝慰:慢慢来莫焦虑,作为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过来人,他的平静和他性格中那种淡定沉稳感染了我,晚上我又删了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