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期,身边有很多同学迷恋看言情小说,勤奋到通宵达旦那种程度,我很是不理解,所以我自然没被传染。
在我的印象里,这些偶像剧、言情小说的剧情大抵就是各种感情纠葛、各种逆袭、各种仇恨等等各种狗血。在中学时代,很多学生是没有这些人生阅历和较为正确的判断标准的,也就是说在没有建立起比较正确的三观的前提下,他们很容易就会不加甄别地效仿他们所喜爱的人物的作风。
而且有个更严重的现象是,很多女生会期待王子无条件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男生亦然。我想,这或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会容易沉迷言情小说的缘故了。
即便剧情千回百转,各种狗血,但是结局往往是自己所期待的美好。而万一结局不能如己所愿,但起码牵动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也经历了一段人生体验。然而我不禁想问然后呢?
现实和虚构的故事总是不太一样,有时候人入戏太深就会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人容易变得偏执。我当然不是说看言情小说、偶像剧不好,而是人要学会“冷眼旁观”。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思考值得借鉴和学习的部分。这就是我判断一部言情小说、偶像剧是否值得看的标准。
而云葭的新书《致亲爱的你》也是有一部分比较童话、比较狗血的剧情,然而我却不反感,因为里面有比较值得被深思的部分。
和很多故事一样的,书里描述的也是一群长得特好看,家世背景又很好的人,他们花钱如流水,出入高档场所,可以随意出国旅游,可以大胆妄为,可以冒着被停用信用卡的危险与父母对抗继而找朋友接济。
诚如你所想,这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例子,有钱有势的人容易成为朋友,成为世交。
而这部书中的主线就是女主廖馨馨与暗恋四年的宋南川插肩而过,却收获陆西城最真挚的爱的故事。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引发了我对“爱情”和“友情”这两个方面的思考。
一、关于爱情
1、爱情是否讲究门当户对?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我认为爱情里需要讲究门当户对。
世俗里的门当户对可能指的是物质、家世背景这方面。但这还不够全面,还有另一部分更重要的那便是精神层面上,也就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否契合。具象的表现就是能够融洽的沟通和相处。
廖馨馨与陆西城无论是相貌、学历、家世都是达到了门当户对的标准。他们之所以闪婚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外在的各方面都很合适。
再加之廖馨馨以为宋南川已经结婚和母亲要她相亲的原因促使下,一切显得自然而然又水到渠成。
后来在不断的相处中,促使两人的心不断靠近的就是融洽的沟通和相处模式。
他们两人因为外在的合适在一起,因为相爱许诺一生,不离不弃,互相包容体谅。即便中间有些许误会,也没有撒手分开,那是因为内在的爱已经根深蒂固,它的防护系统已经足够去抵抗外界的干扰。
故事里还有廖馨馨的表弟苏适与没有什么家世,但各方面配上苏适是绰绰有余的夏彤两人为了能得到苏适母亲认可的故事。
在苏适母亲的眼里,一定是要家世背景门当户对才可以做她的儿媳妇,而夏彤很明显不是她认可的人选,所以她采取了各种手段去拆散他们。
好在苏适和夏彤足够的相爱和共同的信念,一直坚持努力着去获取苏适母亲的认可。这是持久战,也是考验两人相爱程度的试题。后来苏适的母亲也终于同意他们在一起了。
有句话不是说了嘛:爱不是一时好感,而是明明知道没结果,还想要坚持下去的冲动。我知道遇到你不容易,错过了会很可惜。
如果有这一份共同的认知,又何尝不是精神层面上的门当户对呢?
所以,门当户对真的很重要,除了物质层面上,精神层面上也是很重要的。
2、爱情来临时,是否应该不折手段去追寻?
廖馨馨为了宋南川,从学渣逆袭为学霸,考上麻省理工大学。后来又因为得知宋南川在伦敦任教,又放弃了麻省理工的学位,追随他到了伦敦学习比较行星学。
因为骨子里的骄傲和矜持,她一直掩饰着对宋南川的爱慕之情。后来得知宋南川有了未婚妻,她便有意躲着宋南川。
而宋南川也是心仪廖馨馨的,只不过碍于他已经有了婚约,所以不敢表态。
有一天廖馨馨问他:“宋教授,你有喜欢的女孩子吗?”
宋南川摇头:“没有”。
“真的没有?不应该吧?我感觉你有!”
“真的没有。”他骗她。
后来,在泰晤士河畔的夕阳下,宋南川对廖馨馨说:“如果将来你发现有人骗了你,骗你的那个人你可以嫁给他,骗你是因为他爱你。”
廖馨馨问她:“为什么骗人就是爱?”
“因为…他可能是想多一次和你坦白的机会。”
宋南川回国后,因为也跟未婚妻杨思雨和平解除婚约,他本可以在佟老师的撮合下与廖馨馨在一起。
但谁知在陆西城本心仪廖馨馨,在他的推波助澜下,廖馨馨因为之前打了前男友的女朋友的事,名声越来越臭,又很害怕母亲给她安排了不满意的对象,于是廖馨馨就一口回绝了母亲的安排,跟陆西城假装情侣关系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由于消息都登报传出了,宋南川便没了机会。
天意弄人真是让人无奈。几年来的暗恋,求而不得,到最后也是无疾而终。
3、是否有所谓的错过的爱情?
宋南川和廖馨馨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错过彼此的一对璧人。他们曾经彼此相爱,一方面因为婚约的束缚不想给他人造成伤害,一方面又碍于自己的骄傲不想成为被拒绝的那一个,一直隐藏着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情不敢表态。
可是这分明是不够爱啊!
在爱情里面,不伤害别人是很好的道德准则。可是如果在没有结婚之前,明知道自己喜欢的另有他人,却一直藏着掖着,这样是不是对双方的不负责任。没有爱为基础的婚姻怎么经营?虽然婚姻终归平淡,但这是爱情退却过后的平淡,与一开始就没有爱的基础的婚姻那是两码事。
所以,当我们看到最后,不禁惋惜,宋南川最后还是跟杨思雨解除婚约,那么为什么不早点解除?
可是啊!这就是宿命。所有的错过其实都是“本应该”,也就没有所谓的错过了。因为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即便有人强行撮合也无济于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仿佛前世就早已注定。对于廖馨馨来说,陆西城就是她不期而遇的美好。
4、什么是爱情?
不期而遇,由遇而爱,一爱一生—这才是爱情,是廖馨馨信仰的爱情。
爱情其实是很美妙而神秘的,关于爱情的定义和理解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冷暖自知。
就像我们彼此喜欢上对方的时刻也是那么的美妙各异。
廖馨馨和陆西城的结婚典礼上,司仪问他们:“你们是什么时候发现爱上彼此的?”
陆西城说:“当我看见她哭的那一刻。我觉得我不应该是为她擦眼泪的人,而是让她不再流眼泪的人!”
廖馨馨说:“当我再也不敢直视他眼睛的那一刻。”
陆西城对廖馨馨说:我以前从未期待过婚姻,因为我从未想过我会遇见你。谁知我遇见了,幸好我遇见了。我想这便是属于廖馨馨和陆西城的爱情。
二、关于友情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不一定都拥有爱情,但我们一定拥有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友情也是很脆弱的。
曾经无话不谈,像连体婴儿的朋友,随着时间、空间的距离或是误会说散就散,并且有可能还会相忘于江湖从此再无瓜葛。
就是因为友情也会如此脆弱,才会更加羡慕廖馨馨与童虞茜这对闺蜜的情谊。
她们无话不谈,知道彼此最深的秘密,遇到困惑第一时间会请教对方,也会义无反顾为对方保驾护航。
书里有一段廖馨馨谈论友谊的文字:【我的朋友们,我所珍惜的,是你无条件、无理由地站在我身边的那种“节操碎了一地”的是非观。我违背道德,你只需嗔我一句“你真是个奇葩,怎么不带我一起”,因为指责我是卫道士们该做的事;我打家劫舍,你只需震惊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宝贝,值得你去犯法”,因为拘捕我是警察们该做的事;我打了人,你只需疑惑一番“他做了什么,惹得你去打他”,因为同情他甚至为他出气是他的朋友们该做的事;我沦为涸辙之鲋,你只需骂一句“真没出息,怎么落到了这步田地”,然后再把我拉上来,因为感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江湖庸人们该做的事。我做任何事,肯定不会完全都是对的,但一定是有非做不可的理由,也是能被你们理解的,因为你们是我的朋友,因为你们和我一样,在“自己人”这一概念里没有太绝对的是非观。我需要的是能够设身处地为我着想的朋友,而不是一个刘三好。】
其实朋友存在的意义就是“被需要”,有时候不见得你一定要为我解决什么,你只要陪着我就好。你也无需怕会被我拖累,因为一个正常人是不会舍得让朋友受伤害的。
什么才是真正持久的友谊,我想那就是不给彼此扣上“要当一辈子好朋友”的枷锁,让彼此都有“被需要”的感觉,坦诚相待,勿忘常联系。
结语:
《致亲爱的你》的主线是爱情,里面没有各种毁三观的争夺和仇视。有的是放下和祝福。
爱情是要找还是等?
其实找就是等,等就是找。天时地利人和还是至关重要的,要不然只能是“本应该”的错过。
我始终相信“你是谁便会遇见谁”,如果你想遇到合适满意的另一半,那么你首先也要让自己达到你设定的标准。
也许我们很多人所期待的爱情便是:和相爱的人一起看过晨光,再看夕阳,一早一晚,我们就拥有了一生一世。
最后用书里的一句话祝福大家:
被神衹赐福的爱情,致最亲爱的你。
花开candy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我以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及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