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人为本的讯息不对称理论——读《经济解释》(两百零六)

以人为本的讯息不对称理论——读《经济解释》(两百零六)

作者: 刘东利2020 | 来源:发表于2022-07-18 20:21 被阅读0次

什么是讯息不对称理论?

讯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小孩子也知何解的大术语:解作每个人各自知道的讯息不同。

具体来说:

某些事你知得比我多,某些事我知得比你多,就是讯息不对称了。

那么,对应地,什么是讯息对称呢?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观察:说讯息对称是说讯息费用的存在或不存在皆不会影响人的行为!

这里似乎有点语病、或者表述不清晰 —— 我们先看作者随后的举例吧:

如果所有人都是无所不知的天才,即是说讯息费用是零,我们是无从以其转变来推断或解释行为的。

要注意的是:

- 这里变成了“无从以其转变来推断或解释行为”,而这

- 和“不会影响人的行为”不同

- 这种极端案例背后的假设是,天才之间的直接竞争、但每个人都不会学习?不会提高?

- 不是。这里是说,任何人提高了之后是透明的,立刻被别人知道

- 这带来什么结果呢?

- 我想象不出,这简直是比三体还不可测了,也是另一种“无从推断”了

而另一个极端是:

如果所有人都是一无所知的蠢材,即是说所有人的所有讯息费用皆高不可攀,那么在竞争下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生存的适者不会被讯息费用左右着他们的行为。

这里是说,如果所有人的大脑都是一张白板、而且无法获得讯息,那就是纯粹依靠初始禀赋来看生存可能了。

以上两种过于极端,可能只有作为思想实验的价值;而第三种是说大家都有了一定的初始讯息:

如果所有人既非天才也非蠢材,只是大家知道的每个人都一样,于是没有人会隐瞒,没有人会行骗,每个人会按着自己的比较优势成本生产,按着自己的需求购买,知识一样,学问相同,讯息有变大家一起知道 —— 这样的世界可能是乌托邦,但人类知识或讯息的转变只是代表着生产资源的局限转变:本章分析的讯息费用可没有变,因为那是人与人之间的讯息传达费用 —— 所有人掌握着的知识或讯息一样,是没有什么讯息还需要传达的!

而在这个世界里:

- 估计也就是固化的了,而且

- 很可能是固化在初始的那一刻,或者

- 很快、甚至瞬时间达到了新的均衡,因为没有讯息费用

- 而这也是一种固化,这类似于

- 所谓的从一种范式转移到另外一种,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

- 而回到真实世界,所谓的进步,对应着的是讯息的传播过程、直到大家都知道?

- 而这传播速度的快慢,就是讯息费用的作用了

- 而哪怕知道之后,只要有知识产权等壁垒的保护,使得讯息无法转化为抄袭之类的行为,或者

- 权衡自身实力,发现打不赢、另谋他路

- 这就是新的均衡达到了

是的,真实世界的演进应该是这么回事 —— 总之,看法和老先生可能略有不同;这一点很重要,值得后续再思考。

先让我们回到什么是讯息费用吧:

经济学要处理的讯息费用是交易费用的一种,只在社会存在,因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讯息传达费用。

这里也值得思考:所谓的“费用”,是金钱代价?还是时间代价?

- 咋一看,是两者都包括

- 但可能更重要的是,讯息获得的先后顺序

- 假定能使得大家都获得讯息之后,才能采取下一步行动、变化才有意义 —— 类似于区块链的记账机制

- 那么时间这个角度,看来更重要

- 当然,讯息获得的金钱代价也很重要,会阻拦一些人获得讯息

- 以及,获得讯息之后采取行动,也要付出代价,这个和金钱也有关系

之前作者已经说过了:

这是以人为本作为研究分析的出发点。。。不容易有收获。。。

为什么呢?

以人为本跟市场物品有了分离,不容易考察讯息费用的局限转变。

背后的原因是:

以人作为分析的出发点既不容易知道也不容易理解这种讯息费用起自何因。

所以张五常老先生再次强调:

我的取向是以物为本入手。

但是这里和之前的大段分析,从而将讯息费用定义为为人与人之间的讯息传递费用,是不是冲突呢?

不冲突。

我的理解是,这种传递费用是说,人如何借助“物”的特性,努力不让讯息传递,从而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减缓达成下一个均衡 —— 从而,关注点在“物”的特性本身,而不是人类的意愿、想法本身;而这背后,也有一个假设:就是这个“物”本身,一定是有足够的价值,值得进行时间和金钱的投资,从而获得讯息优势。

当然: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讯息不对称理论也有趣,牵涉到不少名重一时的经济学者,我们不应该漠视。

所以,随后作者又对几位大师的思想进行了回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人为本的讯息不对称理论——读《经济解释》(两百零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mr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