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
向雄读《论语》之六:日省

向雄读《论语》之六:日省

作者: 刘向雄_ | 来源:发表于2016-03-16 10:03 被阅读0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以“鲁”得道,其为学功夫在于“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非常谨慎,对于自己的一言一行无不反省于心。孔子说没见过看到过错而在内心里自我批评的人(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其实曾子每日多次反省(日三省)和颜回不迁怒于人、同样的事不做错两次(不迁怒,不贰过),都做到了。宋儒将曾子作为传道者的谱系,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作《中庸》),子思传孟子,然后,越过秦汉魏晋南北朝大唐,就大跨度地到了宋朝的周敦颐(开创宋明理学的先河)。

其实,重要的并不是曾子反省的内容,而是“反省”本身。

人在于世,总要表达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在一个既定的环境里有着一定的地位,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有了这存在感的驱动,目光就放在了心外。别人获得成绩,自己心酸酸的,自己获得成绩,好像全世界都津津乐道一般;别人做错了事,心里幸灾乐祸,自己做错了事,找尽各种可能的理由来辩解;为了面子,可以与别人争个面红耳赤,为了面子,可以与好朋友今世不见……

当把目光放在了心外,就好像自己的所有都会成为别人热烈讨论的话题,其实,就如同自己的心里很少装得下别人一样,别人又哪有闲工夫装下你呢?平日用的很多心思,多数是白费,浪费了时间和心神。

那就,多反省自己吧:

自己做事尽心尽力了没,而不是挑三拣四、拈轻怕重;

自己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了没,而不是只看到朋友的不诚信;

自己学到的东西去做了没,而不是自己的知识有多渊博;

自己去爱别人了没,而不是别人是否爱自己了……

孔子说:“遇到挫折,不埋怨老天爷的不公平,不怪罪别人是我的绊脚石”(不怨天,不尤人)。这话很是受用。

问心无愧,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做别人眼里最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 向雄读《论语》之六:日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以“鲁”得道,其为学功夫在于“战战兢兢...

  • 《论语》晨读心得

    鲵影萍踪收集整理 (2018年10月17日) 来源:刘向雄《论语译注》 向雄读《论语》之修养 (2017-01-1...

  • 向雄读《论语》之:《论语》怎么读

    “专家们”看《论语》都往高处拔,总结个一二三四点,归纳个五六七八条,要么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来吸引眼球,...

  • 向雄读《论语》之:形象

    酷暑已至,穿个短袖,坐在电风扇前,仍是酷热难耐,索性光个膀子,这才感受到习习凉风。这不雅形象,无人看见,倒也不...

  • 向雄读《论语》之:毁誉

    “谁人背后不说人”。 人生于世,免不了毁谤与赞誉,甚至,毁誉成了为人与做事的动力和压力。“闻誉则喜,闻毁则...

  • 向雄读《论语》之:读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迷惘无...

  • 向雄读《论语》之:无欲则刚

    林则徐有一幅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

  • 向雄读《论语》之:修养

    修养,不是等到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才能体现,反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更能反映内在的品德。对此,子游就表达得很...

  • 向雄读《论语》之:见利思义

    孔子周游列国,也获得了一些国君的礼遇,不用去追求富贵就能得到,如齐景公给孔子的待遇就是“季孟之间”,孟孙、叔孙...

  • 向雄读《论语》之:德治

    古代君王集权力于一身,一言一行均可对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在儒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无不把注意力放在君王身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雄读《论语》之六:日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pq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