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王阳明心学
【良知】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好恶,只好恶便尽了是非,只是非便尽了万事万变。[1]
知善知恶是良知。[2]
【良知、不假外求】
【不假外求】
[善恶不在心外]
薛侃说:“这样说善恶完全不在外物上面。”
阳明先生说:“只在你的心中,循理就是善,动气就是恶。”
薛侃说:“毕竟外物本身没有善恶。”
阳明先生说:“在心上如此,在事物上也是如此。世间的俗儒不懂这一点,舍弃内心去追逐外物,将格物的学问错看了,整日在心外孜孜以求。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终生下来,也只是‘行不著,习不察’。
【私欲】
“私欲”目前我还没看到王阳明对这个词的定义,这个词最早出自西汉的《淮南子》:
公道不立,私欲得容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4]
辞典对头(许多不对头)的解释是“不正当的欲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定义为人自私的欲望、自私的想法、自私的要求、自私的习惯、坏的想法或恶欲。
【大人、小人】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
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4]
【圣人】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心之体】
无善无恶心之体[2]
【心即理、天理】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1]
【天理、良知】
心学继承人欧阳德(欧阳南野)说:
天理者,良知之条理。良知者,天理之灵明。
人欲肆而天理亡。[4]
【心即理】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1]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1]
空灵明澈的心,各种道理都在这里具备,万事也都由此处生发。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为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分之物。
【心外无物】
[花]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
[孝亲]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1]
【物、格物】
故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 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4]
【格物】
为善去恶是格物。[2]
【知行合一】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
【功夫、见闻】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1]
【道心】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
【人心】
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来源及释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