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存者偏误?
幸存者偏误: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的宣传,鲜有失败宣传。就会系统性的高估成功的希望。不切实际的人会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其实很微弱。
幸存者偏误又叫幸存者偏差。这一概念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二战时期关于飞机防护的建议。
二战期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亚伯拉罕·沃德教授接受美国海军要求,运用他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给出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建议。沃德教授针对盟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整个飞机中最容易遭受攻击的位置,但是机尾则是最少被攻击的位置。
因此沃德教授给出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但是美国海军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提出以下其加强机身防护意见的依据:
- 本次统计的样本,仅包含没有因敌火射击而坠毁并安全返航的轰炸机。
- 沃德教授假设所有中弹的弹著点应该会平均分布在机身各处,而能安全返航的轰炸机机身中弹数量较多的区域,是即使被击中也比较不会导致坠机的部位。
- 机翼被击中很多次的轰炸机,大多数仍然能够安全返航。
- 机尾弹孔较少的原因并非真的不容易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其安全返航并生还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军方最终采取了教授提出的增加机尾防护的建议,后来证实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这项研究对当时仍在发展初期的作业研究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这张图是安全返回的飞机受损的部分示意图,之所以能看到机翼遭受攻击最多,是因为其他遭受过攻击的飞机都没飞回来。
飞机受损图幸存者偏误的危害
讲完上面的例子,我们来看看幸存者偏误会对人造成怎样的危害。
首先,它会导致过度乐观。
乐观是好事,但凡事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过犹不及。过度会盲目。过度的乐观会让人忽略掉失败的潜藏风险。
试想你是一家公司的财务官,在公司销售业绩异常突出,或是市场整体向上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认为公司的发展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如果单从一方面的单纯增长就忽略其他财务方面的短缺,就很容易造成问题。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假设很遥远,想想雷曼兄弟,通用汽车这些曾经的世界500强却早已破产的 TOP 级公司。
世界500强是幸存者偏误的典型案例,他会告诉你现在世界上最强的500家公司是谁,但他不会告诉你曾经的500强有哪些已经不存于世了。
其次,它会扰乱判断而随意归因
人们很容易标签化一撮人,一些事。传统的鸡汤学成功学这一条运用得更好。他们会集结成功者身上的相似点并将其归结为原因。
比如早起,会有人列出全球最成功的哪些人是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的。
于是你兴冲冲定好了闹钟决心早起。仿佛只要开启了早起这扇门,就能马上成功了似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早起不好,只是早起这件事只是部分人的习惯,而这个习惯或许对他们的成功有影响,但一定不会是主要影响。
因为早起更容易做到,反而让人们忽略了成功者们在所属领域战略上所做的努力。
适当举个反例上面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 想想有哪些更成功的人是不早起的?
-
想想早起的人都成功了嘛?
警惕「偶然成功论」
我把幸存者偏误在成功学中的应用,起了个名字叫「偶然成功论」。
我们总在听着成功者的故事。
我们喜欢看咸鱼翻身,喜欢看草根逆袭。
似乎前后反差越大,越是能激起人们兴奋的点。
你会看到有人通过借助资本工具实现财务自由,
却忽略了「股神」巴菲特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也不过20%多。
如果你还年轻,应该认真想好这个年纪的自我成长才是最成功的投资。
你会看到有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弯道超车,
却忽略了十年前他是自行车,五年前他是摩托车,超车的那一年是因为他换了汽车。
如果你也想学,至少应该清楚自己有辆什么车?
如何避免幸存者偏误?
看完好悲观,难道普通人就没有成功机会了嘛?当然不!
那些成功人士就是超人嘛?无非是普通人在合适的时间机遇里,做好了该做的事。
这篇文章我更想强调的是,如果你的眼里只看到了那些成功者的辉煌,
可能会让你忽略失败的可能,而事实上有绝大一部分人都会面临失败。
心存对失败的敬畏可能会让你在成功之时更能守住它。
怎么避免这种幸存者偏误呢?
尽可能多去看看你身边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兴衰史。
比如乐视,暴风影音,再比如各种暴雷,天台排队。
媒体不会去翻这些失败的经历,比起传授避免失败的经验,宣扬成功对他们的收益更高。
但你不同,普通人在追求成功的路上,避免失败更加重要,
因为你输不起。
这样做或许会换来你的一阵唏嘘,但对克服这类思维偏误真的十分有用。
以上为本文全部内容,
你有哪些有关思维偏误的论点,欢迎留言评论。
喜欢文章的话记得关注就能收到新文的推送。
点赞的话我也会回应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