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理论”的提出者尼科尔斯认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或显示自身的能力,获得胜任感。所谓胜任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掌控感和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
孩子的胜任感,要在学校和家庭中都得到满足。 现今学校教育有很大的欠缺,其中,让大多数孩子的胜任感得不到满足是最令人惋惜的。不少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以少数尖子生的水平为依据的,讲课一带而过,缺乏“俯就”原则,导致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在学业上常年处于无法胜任的挫败感中。这种感觉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对以后从事各项工作都不利。
在我们对于学校教育深表遗憾却无能为力的前提下,身为孩子的母亲,就一定要明白如何才能增强孩子的胜任感,避免孩子的挫败感。
首先,不要以为想方设法地让孩子挤进名校、尖子班,对孩子的成长就一定更有利
很多家长认为把成绩一般的孩子送进所谓的“好学校”会显得自己有能力、有面子,也会对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毕竟,人家名校的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啊!
其实不然。家长不知道的是,当孩子身处一群比自己能力强得多的同学当中时,会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产生很大的怀疑,导致挫败感、损害胜任感。挫败感会让他们的学业无法达到家长期望的目标,胜任感的严重缺乏则会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其次,帮助孩子建立“以努力为坐标”的胜任感,而不是“以能力为坐标”的胜任感
以努力为坐标的人,认为付出的努力越多,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能力就越强,他们倾向于自我比较,只要通过努力使能力得到提高,或掌握了任务,就会产生胜任感。胜任感的强度和努力的程度呈正相关。
以能力为坐标的人,将学习或工作任务看成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和测量,关心的是如何获得高成就,以证明自己的胜任力,避免低能的评价。他们认为努力和能力是一种反向关系——高努力后的失败意味着低能力,高努力后的成功也不代表有能力。在同等成就水平下,努力越少,说明个体越有能力。因此,他们更向往用低努力获得成功。
以能力为坐标的孩子常常会有一套自我价值保护策略:
1.自我设障,减少努力,宁可四处闲逛也不好好学习,借此避免低能评价;
2.回避挑战,或失败后表现出较低的坚持性;
3.回避必要的学习求助行为,以维护自尊;
4.撒谎,中学生最常见的撒谎原因就是害怕失败。
孩子的胜任感,若以努力为坐标,就会把成果和失败都归因于努力;若以能力为坐标就会归因为能力,那他们为了避免被评价为低能,可能会做出很多不利于自己获得成就的傻事。
做家长的,在这方面要做有意的引导,帮助孩子通过努力获得胜任感,平时也要对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多多肯定和鼓励。
最后,帮助孩子客观看待自己,学会扬长避短。以下是一位母亲的分享:
“我上高中时,一直在理科班,虽然成绩很好,但却总感到精疲力竭。看起来还不错的数理化成绩是我付出了比同学多很多的努力才换来的。我不喜欢这种拼尽全力的感觉,我喜欢我在文科上游刃有余的感觉。
于是,我在上高三时决定改学文科,虽然家长反对,学校也不设文科班,但我毅然决然地开始自学地理、历史等科目。经过努力,如愿考上了理想大学的新闻系。
这个自作主张的决定让我终身受益,让我成功地避开了自己的弱项,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长项。无论是高三备考,还是日后在报社、广告公司的工作,我一直有很强的胜任感,那种学习工作尽在掌握的感觉令我非常自信,成绩自然也不会差。
我在发现儿子的数学天赋不高之后,及时地提醒他,应该寻找更擅长的科目,在这些科目上的努力常常会事半功倍。他听取了我的建议,大学选择了传媒专业,果然上大学后的成绩比高中时好很多。 ”
学会扬长避短,也是提高胜任感的方法之一。 成功的路千万条,没必要在一条不擅长的路上死磕。甚至,你若发现孩子对一般学校里所有的功课都不擅长,只对修车、烹饪或美容美发感兴趣,不要紧张,千万别责怪孩子,孩子在这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当然是值得自豪的,职业学院就是比普通大学更好的选择。
家长需要克服的,是价值观单一,或攀比心过强。要知道,让孩子获得胜任感的人生选择,才会让他/她绽放、盛开,一直处于较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中。
总之,归属感、自主感、胜任感是孩子最需要满足的基本心理需求,家长越明白,越能对孩子有所帮助。获得这些心理满足的孩子,他们的人生状态是阳光的、积极的。所有爱孩子的父母,特别是对孩子影响至深的妈妈们,如果能学会放弃自己的权威观念、守旧观念,以及攀比心,你的孩子就会用充满幸福光芒的人生回报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