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论

作者: 全益 | 来源:发表于2019-10-04 12:19 被阅读0次

        秦汉可以说是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调,秦给国家取了名——CHina,汉给华夏主体取了名——汉族。

        中国有两个时期,国内乱成一锅粥,人口死伤无数,但外族势力还是不敢入侵或者还要被秒杀,一个是春秋战国秦时,一个是汉末,王夫子说,国恒以弱亡,独汉以强亡。但我们记得最多的是另外一句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上汉元帝的奏折,字不多,每次看都能感受到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按捺不住,只想着正好有个事让我拔剑上前。这200来字,背了很多次,还有一篇就是心经,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千古好文。

        清末时,中国被虐的不成人样,连民国时也摆脱不了,但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就换了一个样,很短的时间,我在想,人还是那帮人,武器也没改变多少,是什么决定了一个民族时强时弱,其实这就会牵涉到一个命题,到底是英雄决定历史进程还是群众决定历史进程,英雄说是群众,群众说是英雄,相互在推辞,我觉得英雄带领群众取得成功,感受到了群众的力量,于是他就觉得自己的渺小,而群众在看到不同人物的带领下,取得的不同效果,于是就感到英雄的重要性,于是就产生了这个差异。其实,分开两种,将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分开,社会进步绝对是英雄,科技进步是群众。

        人是如何取胜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已经总结了,中心一点就是组织起来,分成两方面,一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二是时刻用战斗来求团结。当然,这是具体做法,核心还是要有精神,有灵魂,有信仰。可是,如果推广到上下五千年,核心这块就显得不确定了,但做法确实亘古不变。

PS:陈汤一文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于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相关文章

  • 秦汉论

    秦汉可以说是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调,秦给国家取了名——CHina,汉给华夏主体取了名——汉族。 中国...

  • 一鸣商学院秦汉华(华仔)赚钱绝学思维全30集之二

    一鸣商学院秦汉华(华仔)论《赚钱的顺序决定了你赚钱的难易度》 一鸣商学院秦汉华(华仔)微信:28270952 你只...

  • 关于魏晋玄学的断想(二)

    一、汉魏本体学说的发展 秦汉哲学构建了以“五行”、“天人感应论”之“天命论”为本体的学说,呼应了时代的要求,也是学...

  • 2016-12-12 周一 千年漫步 《归玉门》

    冉冉商周,礼义春秋; 巍巍秦汉,凯歌声赞。 看滚滚黄沙,谁逐大漠? 论古今成败,孰悯枭雄? 冷立于太康高台上,抬头...

  • 秦汉1‖走进秦汉

    跟随同舟学院学习历史一个月过去了,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再到春秋、战国,这一层层厚厚的历史尘埃,也在一次次阅读探索...

  • 【2019.2.1】

    大多数现代人有个奇怪的毛病,总是觉得现在比不上从前,今不如古。 善谋要说秦汉,超脱要数魏晋,威仪要谈元明,风骨要论...

  • 秦汉

    秦始皇帝汉刘邦 李斯萧何国丞相 若不成为开国君 亦不愿做开国臣

  • 秦汉

    一个普通人在秦朝苦苦挣扎的故事。 第一章 到秦 张君悠,睁开眼睛看到周围茂密的...

  • 秦汉

    昔闻朝歌夜弦之秦宫阿房, 今有笙歌不歇之汉殿未央。 浮华世外,谁视民心维艰, 白骨曝野,人怨上干云天。 (闲暇时无...

  • 秦汉

    之前一直分不清楚刘邦刘备,项羽,关羽曹操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两天看历史才总算明白了。 刘邦和项羽都是秦末时揭竿起义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汉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ts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