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企业的人事经理,是这样面试一位来应聘工作的年轻人。
有没有女朋友?
我还年轻,想专心拼事业,目前不想交女朋友。
你去过最好玩的地方是哪里?
我不喜欢出去玩,我喜欢在家研究电脑。L
那你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我都全心全意工作,吃得很随便。L
会做菜吗?
我家附近有很多吃的,不用自己做。
这位人事经理说,应聘者可能以为这些答案都展现出专业精神,会为自己加分,于是得意地看着我。但我连学历和经验都懒得问,就跟他拜拜了。
他说:“我已经活得够粗糙了,但就连我都知道,除非是极度专业的人才(比如说实验室的科学家),一般来说,好的员工,首先是对自己生活负责的人。”
工作要做得好,生活质量得高。或是说,好的员工,对生活必须有起码的兴趣。
这位应聘者没有兴趣,也没有谦虚。他没有生活能力也就罢了,他还看轻那些能力,觉得自己花钱就可以买到,何必自己学。
是什么导致了招聘者的失败呢?我相信他从小到大接触到的父母教育必是原因之一。
换句话说,父母给他的教育没有让他变成一个当今企业需要的人。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提高了
我们看到企业需要这样的人:
1、他要对自己的生活全面高度负责:
他能欣赏和享受生活的乐趣,身心和谐、刚柔相济、能平衡生活与工作。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性,拥有胸怀和情怀融入工作,才能为团队、为企业创造价值!
2、他要能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和学习:
时代的更迭、AI的发展、新型行业的涌现……我们所习惯的常态早已不再是常态,未来的每一天都有可能超乎预期。所以企业需要能不断调整自己,跟上变化,融入时代元素进行自我设计的人!
3、他要有出色的同理心:
随着底层产业被机器取代,员工的价值越来越体现在辅助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上。而同理心则是这些高情商技能的基础。
那作为父母,
你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
你注意到这种社会需求了吗?
把这种需求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教育中去了吗?
作者介绍:
我是趣妈。
华东师大教育学硕士,世界财富500强企业的教育讲师,从事亲子咨询20余年,曾在复旦大学从事教学管理,在上海社科院青少年所从事研究。参加过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曾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叶澜课题组),出版过书。
让我们一起分享知识、分享教育经验,与孩子一同成长!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
“趣育汇服务号”(ID:qumajiaoy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