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有点傻气,有时候傻的冒泡。
十四五岁的年纪,喜欢缱绻的文字,憧憬爱情。那时在某篇文摘中看到张爱玲那句描述爱情的名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那时便会暗戳戳的想,未来的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会怎样遇见呢?又会有怎样轰轰烈烈的爱情呢?
后来我去书店买了本张爱玲的文集,翻开第一页就是她的那篇《爱》,才知道这句话原来是出自于这篇文章,原想着这句话定是她某个细腻婉转的爱情小说中男女主角遇见时她写的话,却没想到仅仅来自于一个残缺不全的小故事,而男女主各自颠沛流离,生命从此再无交集。看完后,我在心里唏嘘不已,后来在看到这句话,自是蒙上了一层哀婉悲凉的色调。而我,不想经历这样的爱情。
读高中做读书笔记,又看到了洛夫的《一朵午荷》,看到文章的开头我就十分喜欢:
“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
“此话怎讲?”
“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与欣赏荷花有啥关系?”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寂寥,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的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天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你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
“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那时我觉得这应该就是真正的爱情吧,可这怎么又与“孤寂”扯上关系了呢?
后来身边的姐姐们都陆陆续续的结了婚,婚前都欢欢喜喜,婚后却开始磕磕碰碰,经常听她们抱怨婆媳关系,生活的不顺利。听多了感觉生活真是幻灭,想这便是属于那“孤寂”的一部分吧,我不愿经历如此这般,便又开始给自己心目中的爱情加了条条框框,比如年龄,比如家庭环境,比如经济条件。可直到我大学快要毕业,都没有找到符合到满足我条件的那个人。
我知道了,爱情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有多少人穷极一生都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或是那个“更对的人”。
后来我遇到他,他打破了我所有的条条框框,但是我仍然时常怀疑他是不是真的爱我,我们是不是真的爱情。可能这就是爱情中的女人,容易患得患失。很多人说爱情不可能长存,它需要升华;也有很多人说爱情的热度只有三分钟,可我偏偏不信,但时间久了又不得不承认。
时光慢慢流逝,但文字却可以长存。我时常在他面前吹牛:“以后我要将我们的故事写成一本小说送给你。”他自是鼓励支持,可吹牛吹了好久,却不见我下笔。恰遇到此次疫情,隔离在家的日子像是偷来的几日能静下心来的闲暇时光,终于我开始梳理我们的故事,希望故事的结局是我们的happy ending。
2020年4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