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琴棋书画诗酒花古代文化书法或写字
太养眼了——慈禧太后“钤印”的书画

太养眼了——慈禧太后“钤印”的书画

作者: 书法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3-11 23:21 被阅读0次

慈禧自1852年入宫,赐号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帝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继同治帝大统,为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4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也就是说,到了1861年慈禧垂帘听政以后,她不光有了“圣母皇太后”的名望,更拥有了主宰国家命运的大权,并且把自己的所谓书画,当做是一种恩典的赏赐品,慈禧的书画才开始在社会上多了起来。而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趋炎附势者,他们不仅把慈禧的书画当做炫耀自己的资本,更是一种类似护身符之类的东西,于是慈禧的书画成为了珍贵的收藏品。

至于慈禧亲笔绘画,可见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慈禧“蓼花螳螂”画稿,画上有老师所作的批语,其中不乏“板墨甚有佳处”、“好”、“有笔意”等阿谀之词。然而细审其画,同样属于初学者的水平;蓼花几如断枝枯叶,枝与枝之间杂陈不接,叶与花零乱,其用笔畏缩迟疑,全无功力;一只螳螂也画得离骨岔气不合章法。由此可见,慈禧的绘画能力还远没有达到独立成画的水平。

由此可见,实际上慈禧本无艺术才华,又养尊处优,不肯勤学苦练,所以她的书法也好,绘画也罢,始终处于一种初级水平,笔力孱弱稚嫩,毫无生气。

作为“圣母皇太后”的慈禧,显然是要面子的人,鱼与熊掌皆要所得,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位代笔者。

慈禧到底有多少位代笔人?直至今日我们依然无法确定,这显然是一块学术研究的处女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缪嘉蕙是慈禧晚年最重要的代笔者。

缪嘉蕙(1841年-1918),字素筠,云南昆明人。自幼聪颖端淑,生性勤奋好学,通书史,能弹琴,善篆隶,工书画。她的《翎毛》与《花卉》两幅作品,曾被两江总督张之洞作为“贡品”晋献给皇宫,享有“女红艺杰”之美誉。

相关文章

  • 太养眼了——慈禧太后“钤印”的书画

    慈禧自1852年入宫,赐号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

  • 《陈情令》这组漫画太养眼!

    太养眼了!

  • 篆刻艺术与书画钤印

    篆刻艺术,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竹木等材质之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

  • 2018-10-08

    书画落款钤印36 忌,喜欢书画的朋友值得收藏,鉴赏,并告诉孩子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

  • 中国书画钤印赏析

    中国书画是华夏数千年文化精神孕育出来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印章是中国书画作品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 这花鸟🐤画,太养眼了。

    陈魁,字,宗训,号花痴,1965年生于河南虞城,自幼酷爱国画,师于国画大师徐湛。在创作上继承宋,元,花鸟画的优秀传...

  • 《双生》电影太养眼!

    继《唐探2》之后, 终于又等到一部昊然弟弟的电影! 电影《双生》是一部爱情悬疑片, 拍摄的时候,昊然弟弟才上大一,...

  • 隋唐私印篆刻讲堂六十三

    隋唐的私印传世的极少。《吉金斋古铜印谱》曾收有“世南”、“真卿”封印,尚未考证,不敢盲从。至今能看到的有钤印于书画...

  • 沈阳故宫藏慈禧太后的书画

    慈禧太这位专横跋扈的皇太后在书画创作上的喜好有些两极:柔美的花卉和威猛的擘窠大字。现在这两极之作在沈阳故宫...

  • 爱的钤印

    反馈单元成绩,夸赞班长一组的孩子找到了自己,无须扬鞭自奋蹄。 收到琪家长的短信: 孩子们能遇到沈老师,真的是他们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养眼了——慈禧太后“钤印”的书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az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