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认识了一媒体人春总,妥妥地现实版的“舌尖上的中国”,非常开脑洞,非常受启发。
全程主导饭局,眉飞色舞,她说,干工作做宣传,要会讲故事,要讲得有滋有味,自己都爱吃。

吃东西也是如此,吃出滋味,吃出情怀,吃出难以忘怀的记忆。
流媒体最好的例子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画面是唯美的,食材是原始的,从乡间野地到清洗烹饪,摆盘上餐。从播种、劳动、种植、收获、蒸煮、为人体提供能量和多种维生素,达到了文化与生命的传承,让食物有了生命力和情怀。
正如陈晓卿在《风味人间》中所述,食物是平等的,对待食物的不同态度不仅有社会学、人类学的意义。仅从风味的角度理解,见识、理解和懂重欣赏一种陌生的食物,都像发现了一个新星系。
工作、生活、吃饭、跑步、读书都一样,在参差多态的生活方式中,寻找殊途同归的热爱,沉浸其间,不负春光不负卿。
感谢春总,又帮我打通了一路经脉。文化引领与文化自信就蕴含在生活中,在坐立行走间,道理都是相通的,一通百通。
稍显不足的地方,就是掌控餐桌的时候太久,忘记了主宾。
引来孔子观看,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才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留白、中庸、有滋味,都是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