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厚朴中医学堂创办人,他和梁东对话的《黄帝内经》曾轰动一时。
原以为他这本《美食课》是讲如何吃饭的,打开看主要是讲如何做饭的,而且是“从头”讲的。
所谓“从头”,一方面是指从做饭的准备工作开始讲的。包括餐具和炊具、食材和调料的选择等。
然后着重讲了把食材做成饭的34种方法,读了大开眼界。
包括以水做介质的方法:烧、汆(cuan一声)、煮、熬、涮、炖、煲、烀、蒸。
以油为介质的方法:炸、煎、炒、烹、烩、溜、浸、泼、饪。
其他方法:炝、焖、焅(kao四声)灼、扒、贴;榨、泡、摊、挂浆、勾芡;卤、腌、糟、霉、酱等。
平常只知“烹饪”一词,哪知古人还有这么细致的界定呢!
“从头”的另一方面,是指从历史的源头开始讲的。
讲完做饭的方法,接着讲食材,包括小麦、大麦、莜麦、荞麦等谷类和油、盐,都是从古代讲到现在的。
像小麦,讲到早在六千至八千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小麦,至少在春秋时期,就成为一种普遍的主食。
像前些日子成为焦点的盐,讲到因中华文明的起源不在海边,而是大河,依靠的是内陆的盐。
听徐文兵讲美食课,有一种亲切感,他讲小时候做饭吃饭的一些事情,我也经历过。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书中一直强调以我国传统为依据,并与西方营养学相比较。
我倒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几千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作物、食材、烹饪方法等等,一直都在发展变化的,我们也不应该拒绝现代的变化。
至于中医与西医,只是观察分析的角度不同。同样的食物,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的机制和过程肯定是相同的,导致的后果也是相同的。
没必要把两者对立起来,互相参照和借鉴,大概会殊路同归吧。
读完本书,除了知道那么多做饭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如何吃饭不再那么困惑了。
营养学研究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像高碳水还是低碳水,吃素还是吃肉,莫衷一是。
本书强调了一个原则,即“适合我的就是最好的”。有了自己的一定之规,对不同的说法,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而不至于无所适从。
如果你想知道,按照中医的认识应如何做饭、如何吃饭,或者想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饮食文化,读一读这本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