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聚会
张幼仪~幸福生活的逆袭者

张幼仪~幸福生活的逆袭者

作者: 满1018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13:51 被阅读3次

文/满

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她不浪漫也不可爱,却拥有一颗朴实坚强善良的心。

徐志摩生命里三个女人:陆小曼,林徽因,张幼仪。我最欣赏的还是张幼仪。在经历各种痛苦挫折,她仍旧不卑不亢中前行,活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失败的婚姻

据张幼仪回忆,徐志摩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时,对她的嫌弃溢于言表,撇下嘴角,鄙夷地说:“乡下土包子!”

可事实恰恰相反,在这段婚姻中,徐志摩才是高攀的那个。

名门之后张幼仪1900年1月29日出生于上海宝山。她家世显赫,兄弟姐妹十二人。二哥张嘉森在日本留学时与梁启超结为挚友,回国后担任《时事新报》总编,还是段祺瑞内阁国际政务评议会书记长和冯国璋总统府秘书长。

这位思想先进的进步人士,使张幼仪免受了裹足的痛苦和厄运。四哥张公权曾担任中国银行总裁,是上海金融界的领头人。而她的四哥却失算地将她推进了一段不幸的婚姻。

十二岁的张幼仪在二哥和四哥的帮助下,进入江苏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接受到先进的教育。三年后,四哥在巡视杭州一中时,看到徐志摩的考卷后对他赞赏有加,于是主动向徐家提亲,将二妹张幼仪许配给他。

世人对张幼仪有这样的评价:“其人线条甚美,雅爱淡妆,沉默寡言,举止端庄,秀外慧中。”

出嫁之前,张母就教育张幼仪,在婆家一定要唯命是从,一个“不”字也不能说。而受过新潮思想洗礼、崇尚开放的徐志摩,对于张幼仪这种安分守己,传统保守的女性,是不会欣赏和认同的。

婚后的张幼仪,即便侍奉公婆尽心尽力,操持家务井井有条,徐志摩对她的好感,也没有增添半分。他爱的,是林徽因的玲珑剔透,是陆小曼的活泼伶俐,唯独不是张幼仪的乖巧沉稳。

婚后几个星期,徐志摩便北上求学,结婚四年,这对夫妻相处的日子加起来只有仅仅四个月。

1918年,长子徐积锴出生,小名阿欢。不久,徐志摩出国留学。长子两岁时,张幼仪出国与丈夫相聚。张幼仪这样描述她到达法国马赛港时的心情:“我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来的表情的人。”

一见面,徐志摩便沉着脸,嫌弃张幼仪的中式服装太土气,怕朋友见着有失颜面,就带着她去买时装和皮鞋。接着两人拍了一张合影寄给徐家父母,这是他们此生唯一一张合影。

之后,两人到英国伦敦郊区的沙士顿安顿下来,张幼仪的国外生活过得也算安逸,没成想徐志摩一句“我要离婚”搅乱了她看似平稳的生活。

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的张幼仪,听到了徐志摩提出离婚和拿掉孩子的要求后,她惶恐愕然地看着丈夫说:“我听说因为有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冰冷冷酷地反问她:“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的呢,难道人家就不坐火车了吗?”    此时的他,眼里、脑里、心里,全是林徽因,哪管什么人命关天。

茫然无助的张幼仪只好写信给二哥,所幸二哥回信告诉她:“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就这样,张幼仪孤身前往巴黎,临产前又去了德国,在柏林生下二儿子彼得。

这时,曾经杳无音信的徐志摩出现了——他唯一的目的是要她签离婚协议。

张幼仪平静地签完字后,带着徐志摩去医院看小儿子,父爱使得他“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然而,徐志摩丝毫没有想到刚产子却遭遇离婚的她应该如何养育他的亲生骨肉。

离婚后,她自学了德语,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生活慢慢走上正轨,可谁知,又一道惊雷劈在了张幼仪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三岁的小儿子彼得,在一天夜里,死于腹膜炎。

在绝望中涅槃

张幼仪说过:“在去德国之前,我什么都怕,在德国之后,我无所畏惧。”

在德国时,对于追求自己的男人,张幼仪都果断拒绝了。她说:“四哥写信告诉我,为了留住张家的颜面,我在未来五年里,都不能叫别人看见我和某个男人同进同出,要不别人会以为徐志摩和我离婚是因为我不守妇道。”

不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她与徐志摩的离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例文明离婚案,这给她心灵留下的阴影和压力无疑都是巨大的。

1927年年初,张幼仪母亲去世,她带着儿子阿欢回上海奔丧,并定居于此。张幼仪先是任教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的前身),教授德语。之后因四哥的介绍,出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

可当时的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是个烂摊子,因为银行借出的钱大多已经成了要不回来的死账、烂账,急需大量的资金补充。然而,这个烂摊子却被张幼仪奇迹般地救活了。

此后,她的人生一路都在创造辉煌,在金融业屡创佳绩,股票市场出手不凡,甚至,她创立的云裳时装公司还成为上海最高端、生意最兴隆的时尚汇集地。

11月19日中午,大雾弥漫,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机上连他一共三个人,无人生还。后来才知道,徐志摩赶去北平,是要参加林徽因的一场建筑艺术演讲会。

噩耗传来,陆小曼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拒绝认领徐志摩的尸体。无奈中,送信的人只好去找她这个前妻。张幼仪以一贯的冷静对事情做了妥帖安排,她让八弟带着儿子阿欢前去认领了他的遗体,自己留在家中安抚徐父,主持丧事。

这个给过她太多伤害和苦楚的男人永远地离开了,她在葬礼上为他献上了这样一副挽联: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遂失路;一朝惊鹤化,我怜弱息去招魂。

短短二十四个字,她的痛惜哀婉,字字毕现。

说不定我最爱他

此后,张幼仪承担下了本该徐志摩承担的责任:赡养徐家父母;抚养儿子阿欢;管理徐家产业;直到1949年她赴香港定居之前,才中止了对陆小曼的接济……前妻做到她这个份上,已是至仁至义了。

1953年,与徐志摩离婚三十一年后,张幼仪再嫁,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她在香港的邻居,中医苏纪之。

1988年,八十八岁的张幼仪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

张幼仪去世8年后,侄孙女张邦梅在美国出版了《小脚与西服》,这是张幼仪的口述自传。书中她坦言:“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

晚年的张幼仪曾有些调侃地自述:

“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

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作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据说在张幼仪的家中,始终挂着徐志摩的遗像,她把他的油画放在房间里,他发表过的诗歌和文章,她也剪下来压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

而张幼仪这样形容自己的一生:“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徐志摩爱林徽因,也爱陆小曼,但张幼仪和那些他爱的女子不同,她或许不够有趣,却诚恳务实;她或许不够灵动,却足以信赖;她或许不够美丽,却值得托付。

成长带来的蜕变,如浴火重生,必然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与煎熬。而张幼仪最令人钦佩的地方是,她从不自怨自艾,她自有一番属于自己的风花雪月,自有精彩纷呈的人生路要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幼仪~幸福生活的逆袭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eg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