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诞生至今,一直具有深厚的道德意蕴,包含着人们对教师仁爱之心的强烈道德期许。教育一词在拉丁语中,其本意指的是担任监护任务的卫士,其重要职责之一是带领孩子上学。对于卫士而言,要完成其工作,需要关心与呵护,尽心尽力地防止孩子上下学途中遇到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就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保护人。在我们中国文化中,人们对教师的认知和期望也包含着深厚的道德意蕴。《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韩愈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宋代朱熹提出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全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凡此种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教师被赋予了强烈的道德色彩,可以说,缺少道德、缺少人性关怀、缺少爱,难以成为真正的教师。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多少公式、多少概念、多少字词,最为重要的是以一颗仁爱之心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所以,从这些伟大而又深邃表述中出发,那就不如把孩子当做一粒种子吧,给他以等待,给他以阳光,给他以雨水,给他以全身心的关注与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