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学生一起解读了汪曾祺的《捡烂纸的老头》。我为汪曾祺艺术的构思叫好,也为他饱含的悲悯的人文情怀而感动。
首先说说这个故事:有一家平民化的烤肉刘开的不大的饭馆,但饭馆菜品丰富,饭菜美味,能满足各色人等的饮食。所以他的饭馆内容纳了不少老主顾,还有省外的一些顾客。饭馆生意兴隆,红红火火。有一个人经常光顾,他就是捡烂纸的老头。他又老又丑,人又邋遢,不讲卫生,性格还有点怪异。经常吃馒头,从来不吃热乎的东西。饭馆内无人理他,他常常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但常常吃完就离开了。有一天,他正在吃饭,听到对面有人在嘀咕他,他生气地想为自己叫板,但那人根本看不上和他较劲。他只好无奈收场。后来这个老头有一段时间没来,有人说他死了,后来竟然在他的住处发现了8000元存款。
小说结尾是“他存款干什么呢?”
小说以繁笔开头,以简笔收尾。让人为汪先生的精巧构思叫好。繁笔为开头,写出了一个具有浓郁市井气息的小社会,那里容纳了各色人等,老板和店员对他们的态度都不尽相同,但都受到应有的照应。但等那个捡烂纸的老头光顾时,他会被安排在角落里 ,完全是被世界抛弃的卑微者。顾客也对他不怀好意。老人在别人的嘀咕声中叫起了板,想为自己捡起一点尊严来,但对面的小伙子根本看不上跟他打架。大有你也配和我打架的意味。他也只好默然收场,回到自己座位上吃完饼子,离开时也和往常一样不忘说一句“回见”,但对谁说呢?无人理会。
这个被世界遗忘的卑微者寂然地走了。死后竟然留下八千存款。令人费解。一辈子,穿得破旧,吃得凑合。没有让自己风光地过上一天好日子。卑微的让人心生怜悯。他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不曾违背自己的良心和道德赚钱,比那些在大街上坐吃等喝的乞讨者又让人心生敬意。
但他攒钱又是为什么呢?最后剩下的只有卑微,卑微者自有卑微者的格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