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读书
谁谓茶苦?其甘如芥。一幅纸上杭州,一卷百年中国

谁谓茶苦?其甘如芥。一幅纸上杭州,一卷百年中国

作者: 仲夏书屋 | 来源:发表于2023-05-27 23:04 被阅读0次

《筑草为城》是矛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的作品,这一最新版本是将之前《茶人三部曲》的第三部进行了全新的修订。改动之大,相当于重写。

《茶人三部曲》分别是:《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讲述了杭州茶叶世家四代人百余年来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跨越了中国完整的近现代史。个人命运、家族兴衰与时代洪流裹挟在一起,堪称鸿篇巨制。有人读出了现代版《红楼梦》的韵味,有人读出了中国版《百年孤独》的苍凉,而它的独特性更在于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茶文化和代代相传的茶人精神。

遗憾的是我没有读过第一部和第二部,直接读《筑草为城》难免有些理解上的断层,首先是捋不清复杂的人物关系,其次是不太了解前几代人的情感纠葛和人生际遇,但这丝毫不影响阅读兴趣,至少对得放、得荼这一代人有了深刻的认识。想好要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一定要从第一部开始看起。

第三部作品里,杭家人走进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那就是文化大G  e_M  ing。之前在余华的作品中对那个时代有过粗浅的了解,余华在文字处理上是非常克制的,所以读者在情感上的冲击并没有这么大。而《筑草为城》中,作者浓墨重彩的描绘方式,毫无隐晦地文字表达,真实而精彩地还原了历史细节,一帧帧触目惊心的画面像放电影一般呈现在眼前。压抑、恐惧、愤怒、不解......这都是阅读中可能遭遇的情感体验。狂风暴雨过后,只能用“荒谬”来两个字来诠释这一切。

当空气中处处弥漫着“荒谬”之气,最容易受蛊惑受影响的便是年轻人,杭家第四代传人得放便被卷入其中,迅速站到了家族的对立面。当时的得放还是个中学生,他喜欢文史哲,读过很多书,高一时就站在讲台上高诵着保尔.柯察金的名言。

第二天,全年级的女生就传开一个消息,学校诞生了一个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得放不动声色地听着这个传闻,不动声色地回到家中,锁上卧室之门,对着镜子看,越看自己越像保尔.柯察金,再继续看,竟然又被他看出了《牛虻》中地亚瑟,《绞刑架下的报告》中的伏契克,《斯巴达克思》中的斯巴达克斯......如果他继续那么凝视下去,谁知还会不会把自己看成一个青年马克思。

强烈的成就欲和革命欲搭配在一起,让他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典型的中国学生。

他血气方刚、热情冲动,有理想有魄力,那种无视一切、追求真理的勇敢和激情是非常有感染力的,只是,他缺失了正确的判断,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哥哥得荼,单是看一眼他的小书房便会对他的个性有不少的了解。门楣上刻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房间里摆着天目盏、青白瓷器、蔓生壶,墙上挂着《琴泉图》,唐陆羽茶器图,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他滔滔不绝地给吴坤讲解这些物件背后的历史故事,诠释陆羽茶风炉的纹饰内涵,评论伊公羹和陆氏茶......

他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对这个国家的历史不会起作用吗?喝茶与不喝茶,肯定是不一样的......难道历史不可以有另外一种叙述方式吗?难道以庶民生活变迁为标志的历史不可以是历史吗?”

这是一个儒雅博学的青年,同时也是谦卑的、理智的。当世界陷入疯狂,身边的年轻人从学生变成侩子手时,他没有失去自己的方向和判断力,甚至最初是游离于这场闹剧之外的。在跟白夜的感情中,他有那么一点胆怯和懦弱,想爱不敢爱,直到局势越来越乱,他却一天天成长起来,越来越勇敢和有担当,成为家族的脊梁和爱人的后盾。

如果分别用两种茶来比喻得放和得荼,得放就像是未经发酵的绿茶和白茶,自然鲜爽,有活力,得荼更像是全发酵的红茶或黑茶,温润醇厚,愈久弥香。

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淋漓尽致的,这一代年轻人中重点出场的还有那个心狠手辣的赵争争,不择手段的吴坤,轻佻愚蠢的采茶,他们颠倒是非,兴风作浪,一度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恨归恨,荒谬归荒谬,但换个角度想,突然觉得今日之青年好似少了那种独属于青春的热血和抱负,他们盲目地、被动地陷入内卷浪潮,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要么抱怨、要么逃避,鲜有突破。

想起朱光潜写给青年的《十字街头》:鲁莽叫嚣是十字街头的特色,是肤浅卑劣的表征。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汨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

把这段话送给那一代的年轻人,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关于茶的种种,知识也好,文化也罢,都贯穿于整个三部曲当中,但由于第三部作品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整体感觉比较沉重,每每出现杭家人采茶、论茶、事茶的画面,便觉得分外珍贵,有一种乱世之外的岁月静好。尤其是白夜到杭家的那一晚,杭家的女人们轻言轻语,煮水烹茶,插花闻香,在冰天雪地的夜晚,展现了东方式的、中国江南式的美好画面,那种处乱不惊的淡定,古朴雅致的审美情趣都深深地打动了白夜,也打动了读者。呈现了杭家数代人,不论男女,永不言败,坚定从容的茶人精神。

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读出万千滋味,谁谓茶苦?其甘如芥。一幅纸上杭州,一卷百年中国。

杭州,等我。

相关文章

  • 谁谓荼苦,其甘如芥

    最近心里颇不自在,晚饭过后,一个人到田里走走。 雨后的田野宁静而湿润,空气中流溢着沁人心脾的泥土腥香。一点点走进,...

  • 荠菜的鲜与野

    有人写荠菜爱引用“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其实,荠菜是不甜的,说苦茶若荠,是女人怀念患难与共的恩爱日子。 薛平贵凯...

  •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那时的春夜,极美,清风明月,虫鸣阵阵。我愕然,当时在小山村,所住的楼房虽外观较为现代化,却并没有卫生间,如厕需要穿...

  •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果然你想做有意义有意思的事,选择很多,但过程无一例外地艰难。 不要妄想像别人展示自己受的伤害,伤害留在自己身上,痛...

  • 春天的味道

    《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这句本来重点是说茶,可今天我想说的却是这在古人笔下口感形容为甘...

  • 名字 - 草稿

    xianhuan 40 迨冰daibing43 荼荠tuji44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苦菜。荠:甜菜—...

  • 雨水|初春最鲜是荠菜

    不时,不食。时,何食?雨水节气,春雨如酥,水雾氤氲里,野菜次第萌生。“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荠菜味最鲜,不腥苦亦无...

  • 荼如荠

    《诗经•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取之化本人昵称:荼如荠 荼是苦菜,荠是甜菜。为什么吃苦菜就像吃了甜菜一...

  • 饮食诗经4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谷风》 荼是古时候对很苦的野菜的统称,包括蒲公英、车前草、苦艾菜之类,总...

  • 诗经植物之十二

    ****荠菜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谷风》 这是一首弃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谓茶苦?其甘如芥。一幅纸上杭州,一卷百年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r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