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里颇不自在,晚饭过后,一个人到田里走走。
雨后的田野宁静而湿润,空气中流溢着沁人心脾的泥土腥香。一点点走进,仿佛绿色的海洋。路边开着不知名的野花,星星般小而灿,像不知名的农村姑娘,恣意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模样。想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心里不由一动,绽放芳华,当是所有生命的使命啊。
玉米已经长到齐腰高了,郁郁葱葱的。从春天下种时的静默,到如今仅两月有余,田间就这样翠生生的捧出一片繁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来只有土地,给人切实的温暖和安慰。
穿过玉米地,来到稻田边,大脑袋的蝌蚪还没长出后腿,在水里呼啦啦游来游去。间或有米粒大的透明的小鱼儿,一闪就没了踪影。只留一声声鸟鸣,风儿拂过耳际。
此时,田野展现出来的静美似一首牧歌,受它感召,人甚至有一种回归的冲动,这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谁谓荼苦,其甘如芥可我深知,真正的农村不仅是表面上的静谧美好,农民生活更多的是闭塞和艰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自不必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不容易。令人痛心的是,如今农用物资价格飞涨,粮食却一年年掉价,付出远远大于回报,种地已然不足以谋生。年轻一辈早已到城里务工了,农村,业已成为老弱妇孺的留守地。曾数次提议爸不要再种地了,到我那儿去,可爸就是不肯。
父辈们对土地的感情出乎我们的想象。曾经,他们多么用力才将我们送出山村,而今,自己却固守着一亩三分地不愿离开。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庄稼,扶扶这棵秧,弄弄那棵苗……长势喜人自然欢喜,若不尽人意也不放弃。“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是老辈人的生活常态。
这样坚守,除了固执,我找不到别的原因。固执于自己的习惯,固执于一辈子对土地的感情,固执于自己的偏见。或者,紧紧连着土地的家,才是他们真正的心灵家园吧……
一只小鸟忽的从草丛里飞起,不知是我惊扰了它,还是它吓了我一跳。前面有条小水渠,溪水静静地流着,一如静静流逝的光阴。
谁谓荼苦,其甘如芥以怎样的心情,便会见怎样的风景。《诗经》有云:谁为荼苦,其甘如芥。你认为的苦,在别人看来是回甘。你认为的甜,对别人来说或许赛砒霜。不懂的人觉得是苦,懂的人自知苦尽甘来,仔细体会其中蕴藉的妥帖,方是懂得的人生。
我们总是想着要改变什么,其实,已经失去了心灵的自由。世事“也无风无雨也无晴”,东坡居士的豪迈,就是一种看开的大度。没有什么是必须要做的。不刻意,不强求,彼此安好,便是成全。
此时,田野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思绪像一缕不着边际的夏风,飞扬千万里,散乱得不能集中在一个主题。安静的时候,总会胡思乱想些什么,而想得多未必是好事,陷在自己狭隘的思维里不能自拔,人也变得消沉。不如看看眼前的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安心于现下的美好。
就让身心在自由的原野上倘佯,让思绪在时光里安然,像一株野花,一片庄稼。清静,欢喜,不忧,不惧。以一颗平常心,与世界温柔相待。风起时,笑看落花:风停时,淡看天际。如此,甚好。
折了一支花回家,希望她的笑靥,能够点亮我的生活。
七月,唯以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