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读了《被讨厌的勇气》前(1/15)的内容。此刻回想起来,留在印象中的就是“目标”二字。
这本书是日本的作家岸见一朗、古贺史健合作完成的。本书以一个青年与哲人的对话展开,阐述了“获得真正的自由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对话体书籍还是第一次阅读,本应该是浅显易懂的,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没有读懂。
一个宅家里不出门的人说想要走出家门,却迈不出去。在我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事,青年却认为是因为害怕、担忧的心理作怪;而哲人则坚定地站在“目标不清晰”这一边。因为“原因论”总是把问题归结为过去,而不是现在的目的。为了目的而制造害怕、忧虑的心理,很难懂。
其实,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依然感觉自己不是很懂,目的论抑或是原因论,我不是特别清楚,尽管这部分内容我读了两三遍,听了一遍,我发现自己讲不清楚。可今晚没有时间再读了。暂且先这样吧,待明天细细再读一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