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13:59分,一辆593双层公交车从白沙洲大道开往武昌火车站方向(由南向北)时,在八坦路上白沙洲高架匝道处,与限高梁发生碰撞,致9名乘客受伤,其中2人重伤。(其中有1名受伤乘客经抢救无效已死亡)
下午2点多得知该事件,第一时间去微博上看了各个现场视频,其中卡吼的一幕令人心有余悸。看完就觉得气不打一处理来。
第一反应就是这司机傻B吗?这开得是有多少快?能把两根限高杆都卡进去,第二根几乎是卡在了中间部分,就差把顶削完了。这也太失职了吧?太不负责任了吧?气愤的第二个原因是从事故现场来看,后面两个卡吼的客人看照片以为没有希望了。再想想坐前排的乘客还有第二根大铁柱的再次袭击。我当时就想这也太惨烈了吧,预计至少有2人殒命(从事后的报道来看只有1人死亡,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有其他受伤的乘客,有一个女乘客半边脸流着血,面目全非。有一个整个脸已经用纱布缠起来的。这些恐怕已经毁容了吧。这些人是招谁惹谁了,摊上这么倒霉的事。而且这将近年关了,还能不能让人好好过年了。凭什么,司机的一个失误就搭上这么多人的血和泪。真是飞来横祸呀。
还有一个令我实在不解和气愤的是:这限高限能不能设计的合理一点?这么大两根铁柱,真是要人命的节奏呢。感觉国内每年都有因为限高架发生车祸和死人的事件。特别婉惜。
我之前上班地方需要开车经过一个立交桥,也有一根限高架,三天两头就被撞坏了。几乎是每周都会坏。但是不致命。坏了嘛就修,该罚罚该修修该换换。顶多折点财。到底是命值钱还是这些公共设施值钱。当然这些公共设施,高架,桥梁,公路造价都不菲,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穷其一生也挣不了那么多钱。但我相信人和物之间作选择,大部分还是会站在生命这一边的。排除抬扛的因素。
气愤之余我特地去搜了其他国家的限高架照片,你们猜结果是什么:几乎没有。我不信邪又去维基百科了一下Height limit highway, 结果没有该词条。跳出来的相词条是关于Height limit ,而绝大部分内容是介绍建筑物的限高以及各个国家的法令。也就说这个限高架仅在国内比较流行,说明这玩意挺本土化的。本来想借鉴和对比一下国外的做法。没想无功而返。本着科学和严谨的态度,我又给国外的几个友人发了消息,跟他们确认后,结果如出一辙,他们都表示没有什么印象。我再次表达了请求,希望他们留意一下,如果看到顺便帮我拍些照片。(目前还没有收到回应,如有反馈后会更新文章展示给大家)
搜到的唯一一限高提醒张照片:因为上面有高压线我真心觉得出了这样的事一方面是人的问题,一方面这个限高杆也有很大的问题呀。我们如何能能设计的更合理一些,改良的更人性化一些,是不是就可以减少这样的事件的发生呢?以下是集结我们普通老百姓在该事件评论区的高见,现在咱们就来盘点一下几个脑洞大开的建议,希望能对以后的限高架的改良做些参考吧。
1.限高杆能不能做成可以转动的啊!转动的!转动的!转动的!转动的!可以转动的!?(这位哥一定跟我一样是个急性子,连在后面打了多个感叹号和问号,此处已省略)
2.这种固定死的限高方式,非常野蛮,急需改造啊,什么年代了,以前没技术没钱,直接搞这种装置,可以理解。现在还不更新!市场有那多么先进那么便宜的感应器,超高触发一排高压水枪啊喷啊!(水枪喷当然也会造成司机的视线干扰,但感应器的出发点的确值得深思)
3.(该事件)肯定是司机的问题,但是每年有很多限高出现的问题,国家应该重视,可以修改限高栏,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哪怕重罚钱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是不要夺取人性命。(非常赞同。跟我的第一想法雷同。不要夺人性命是关键。后续如何处理都好说)
4.限高架其实可以设计的人性化一点 不要采用一些不可摧毁的材料 应该采用一些木质的或者是朔料质的没有那么坚实的材料最好 其实限高架只是起到一个提醒警示的作用 万一有的司机不小心闯到了限高架最多也就是把限高架撞坏把车撞坏也伤不了人 司机看到撞到了限高架也就不会再往前继续开了 。(同理,限高架不要夺人性命。具体方法:改进材料)
5.说的没错,限高杆这些年杀死的人类可不少,市政方完全可以改变思路将限高杆改成多根的主副杆。主杆用不可摧毁的钢铁制作,副杆前置十几米用工程塑料制作。撞坏副杆,摄像头拍照,照价赔偿即可。多简单的事情啊。(思路很好:先用副杆预警,后面才主杆。当然主杆最好也不要用太坚固的材料)
6.限高杆不安全因素不能忽视,应该立法在限高杆前面至少十米处安置一排向下悬垂的铁链,每根铁链相距大约半米,铁链最下边和限高杆等高。汽车超高就会撞到铁链,发出声响,司机也会感到撞击的震动。成本很低,可以避免很多事故。(提前预警,相当于上面副杆的作用。高级点是不会产生损坏。也是不错的建议。)
7.可否在铁质限高架前200米,设制一道软性材料的限高横杆,以起到预警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防止司机驾车硬闯铁质的限高架。(优化材料,提前预警)
总结一下,整体的改进意见,无非以下几种方法:
1.提前预警。比如副杆,比如限高同样高度的垂帘等
2.优化材料。不致命。不致命。不致命。这才是关键。
3.将限高架改成感应装置。以此来触发其他警示动作。
4.限高架做成机动,不固定。可以允许其通过,但立马发出警示。
以上都方法都是操作性极强且成本也不高的办法。希望我们的市政精英们可以采纳一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因地制宜进行改良。
实在不想有一天再看到类似事件的报道。希望限高架的恶梦就到此为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