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舞女:春风下的湖水

作者: 张大花是个男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7-21 20:47 被阅读0次

从开始到结束,你会惊讶于它如此平静,如春风下的湖水,只有那细细的涟漪。它让电影现今如此细分下似乎回归到本真:是电影呢?是记录片呢?抑或是两者的结合。

看过《我的父亲母亲》,你会觉得爱情是那样的平淡,但也同样浓烈,如同是一坛后劲十足的陈年佳酿。看过《情书》,爱情依然平淡,但历程起伏波折,如同一首音符翻腾跳跃的曲子。而《伊豆的舞女》平淡的是如此彻底,蒙太奇在里面完全失去了神奇的功效。每一个场景过度的那么自然,那么没有震撼。它一样是单纯,朦胧,朴实,真挚。附带的其他却已经很少很少。

或许在一般意义上电影就是电影,它不是那么的无来由,无目的。但伊豆这个电影讲述的或表达就是这个电影,它的故事和它的表达已经是浑然天成,无需再剖析。它没有暗流涌动,也没有暗藏玄机。

要说讲故事,这个电影还真没什么好说的,有什么呢?如果把它还原成川端康成原著的话,像公务员考试来个论文压缩的话,你不用省去任何故事情节也很容易在字数上符合压缩标准。论印象,那里面的繁文缛节似乎更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简洁,人物形象却相当饱满。主人公就不用说了,每一个神情以及包涵的心理活动都表现得入目三分。而每个配角竟也十分生动细致,像舞女小百合,时刻照着镜子以及慵懒好吃的个性,末尾梳妆时也由荣吉的妻子在帮她,显示着她的无知和年少单纯的形象。

影片的结尾耐人寻味。先是画外音传来旅社老板的教诲,最后定格在阿熏被醉客搂抱的场景。爱情也是有无奈和阶级的。人生也是在变动的。导演很忠诚的表现了这点,在那虚幻美丽的爱情之上。

这部电影摄于1974年,时间的跨度让它显得特别遥远,但时间也同时在发挥着它的沧桑优点,令我们在2010年的人们看来颇为感慨唏嘘。不只为那个故事也为制造了那个故事的人们。

导演西河克己于2010年4月6日去世,享年91岁,走完了他漫漫的人生之路。他的辉煌和别具一格让每年数千游客前往他家乡鸟取县的电影纪念馆参观游览。我们也同时纪念他是因为他促成了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的传奇,山口百惠在15岁时拍摄了这部电影,21岁时嫁给了三浦友和并宣布退出歌坛和息影。当时很让人们意外,不过西河克己曾说:山口百惠在1980年告别艺术舞台,嫁给三浦友和并不是一种遗憾,因为所谓的传奇本身就是充满了意外。30年过去了,斯人已老。容颜不再。

这也是老电影的魅力吧,台上和台下的故事相映成趣。并且随时间的推移仍在不断变换。或许最大的魅力并不在于它们,而在于我们这些观影的人吧。今年或5年之后或10年之后,电影还是那个电影,阿熏还是阿熏,不过我们已不是我们。

相关文章

  • 伊豆舞女:春风下的湖水

    从开始到结束,你会惊讶于它如此平静,如春风下的湖水,只有那细细的涟漪。它让电影现今如此细分下似乎回归到本真:是电影...

  • 伊豆的舞女

    内容简介 《伊豆的舞女》收录川端康成的《篝火》、《温泉旅馆》等精致短篇,特别收录名篇《伊豆的舞女》:在东京上高等学...

  • 读《伊豆的舞女》有感

    书名:《伊豆的舞女》 作者:川端康成 著;叶渭渠,唐月梅 译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看了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我深深...

  • 空间的美学-川端康成4

    ----以《伊豆的舞女》与《雪国》为例 如果让我想象,我可以清晰地想象出《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的空间,我甚至...

  • 伊豆的舞女

    这是一个短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少年的一段初恋。故事就是从汤岛开始的,少年对在旅途中初次见面的舞女一见倾心,我几乎...

  • 《伊豆的舞女》

    当我失去你,即便面对鸟语花香我也兴味索然。一切显得落寞、虚空。善于感知的心变得迟钝,甚至无法捕捉自己的灵魂。失去了...

  • 《伊豆的舞女》

    “舢板猛烈地摇晃着。舞女依然禁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我抓住绳梯,回过头去,舞女想说声再见,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 伊豆的舞女

    每每想到川端康成,都会把《伊豆的舞女》搜出来读一读。字里行间萌生的情愫像山清水气一样往身体里漫,沁人心脾。主人公穿...

  • 伊豆的舞女

    在《伊豆的舞女》中,作品一开始就以缠绵之“雨”来表达“我”对舞女的无限思恋,且以鼓声一息来暗示“我仿佛想透过黑暗,...

  •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一篇杰出的中篇小说。1926年1月至2月间由“文艺时代”发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伊豆舞女:春风下的湖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xy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