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
“Know your self ”
这是刻在古希腊神庙石柱上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也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毕生所研究的核心内容,更是几千年来人们膜拜的真谛。
认识你自己其实,人们历经千山万水,顶礼膜拜的,不止是“Know your self ”,更是一种对自己的寄予。
当人们真正认识了自己,并将自身的长处发挥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他成功的时候。
认识你自己鲁迅弃医从文,成就了中国文坛上一位犀利的战将;刘邦善用人,成就了他的千秋霸业。
全世界私募巨头—黑石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彼得森,将善于分析、善于交际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成就了一位希腊籍移民小子的美国富翁梦。
认识你自己做事情要发挥自己的特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到能有几人?现实中的我们往往误以为自己是了解自己的,正如纪伯伦笔下的那只狐狸,早上看到太阳拉长的自己的影子,就信心百倍地要去俘获一只骆驼做午餐,但当正午的太阳爬上它的头顶,它看了一眼自己的影子,决定捉一只老鼠就足够了。
晨曦的太阳让小狐狸妄自尊大,正午的太阳又让它妄自菲薄。
莎士比亚曾说过:“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面对真实的自我”
想想自己,有时真像那只看影子的小狐狸,不能正确看待自己。
认识你自己砍柴老师的《写作之前,你要先找到自己的擅长和定位》,就是在引导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继而走上成果之路。文中的道理不是鸡汤,但足以喂食我们的精神,文中的文字虽不在神殿,却已深值我们的内心。
谋定而后动,找到自己的赛道。说实话,让我分析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内容写作,挺难的。
从小爱好读书,喜欢写作,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读过几次,考试拿过几次高分,就以为自己文采出众。
认识你自己工作了,结婚了,《初涉人生》、《初为人母》被纸媒压缩成豆腐块刊登在本市的党报上,让我为此嘚瑟了几十年。
世事无常,岁月变迁,新媒体文一路高歌,突飞猛进,于是,也试着和几个朋友做起了公众号。几篇小文,竟流量过千,就开始编织著书立传的美梦。
当今年5月遇到两把刷子,毫不犹豫,信心满满地一头扎进学习营,一下子被十万+,百万+的大咖拍在了沙滩上,陡然间彷徨、焦虑充斥着内心,看不到未来的那种迷茫,让我几次萌生了放弃的念头。
我就像纪伯伦笔下的那只小狐狸,时而过于自信,时而又过于自卑。
之所以会这样,是我根本不了解自己,我真的会写文章吗?
认识你自己细细想来,我写文章从无章法,全凭一时兴起,灵感来了,洋洋洒洒;对于命题作文,苦思冥想,难以下笔。
人在转型时期,往往也是他的瓶颈期。输入枯竭,输出难产,我仿佛就被卡在了那。
回想自己写过的文,多以情感细腻,与人共情的故事类题材得到过一些赞誉。我善于细节描写,善于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善于写世间沧桑,善于感悟人生。喜欢伤痕文学,喜欢悲剧。
除了喜欢人物、情感、故事类的文章外,我认为我也比较擅长对我喜欢的人或事做推广和宣传。
在我的生活圈内,我家具的风格、服装的风格、我看过的书、用过的化妆品,我都能赋予它们某些故事、某些内涵,从而让大家产生采用、购买的欲望。这可能与我对人物心理洞察的能力有关吧。如果往软文的方向发展也是极好的。
认识你自己近几个月,我接触到拆书,也拆了几本。我认为也比较喜欢这种方式的写作,既开辟了读书输入的通道,又锻炼了自己提炼、归纳、总结的能力,希望可以在砍柴书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在新媒体文方面的短板是观点文。因我掌握的素材匮乏,观点不够独特新颖,捕捉当下的热点的敏感性不够,还不足以站在更高的一个领域来引领读者的思维。
砍柴校长在鞭策的同时,一句“大胆试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安抚,我会先试着研究两个比较适合自己文风的平台,拆解他们近两个月来的文章,争取有所收获。
认识你自己我的节奏可能有点慢,还处在试错的阶段,但我会记住砍柴校长的话:“当你不断地练习、读书,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后,加法做的足够多了,就要开始做减法。把你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你最擅长的领域”。
我目前要做的,就是踏实做好当下的功课,争取把试错的阶段尽可能地缩短,早日轻装上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