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中荷风
这是汪曾祺先生一篇呼唤美的短篇小说。
《天鹅之死》也是芭蕾舞剧《天鹅之死》的题目。美丽的白蕤成了芭蕾舞演员,《天鹅之死》的主角,却在文革中被逼迫中断了对艺术的追求,改行成了保育员;美丽的天鹅来到玉渊潭准备过冬,却惨遭恶人枪杀。
整篇文笔优美,带着深深的忧伤。
1、
美丽的场景和人物
也许汪老认为美的小说就应该美的事物来构成。他赋予小说正面人物美的心灵,赋予小说场景设计平静中带有灵动的美。
故事的主人公白蕤就是一个欣赏美、追求美的漂亮女孩。
因为看了前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的芭蕾舞剧《天鹅之死》,而爱上了芭蕾舞,爱上了《天鹅之死》这部剧,爱上了追求生命之活力,绽放生命之热情的天鹅。她把自己当成了天鹅,在舞台演绎着生命的赞歌。
天鹅是美的。
颜色纯洁——“雪白雪白的,像花一样发亮。”
爱情忠贞——“天鹅是非常恩爱的,死了一只,另一只就要寻找一片结实的冰面,从高高的空中摔下来,把自己的胸脯在坚冰上撞碎。”
孩子们是美的。孩子们心地纯真,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可爱。他们爱所有的事物,爱玉渊潭,爱老师,爱天鹅……
他们如钻石的目光,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的渴望。
玉渊潭是美的。
蓝色的天,白色的月亮,月亮里有蓝色的云,真好看呀!
阿姨,树叶都落光了。树是紫色的,树干是紫色的,树枝也是紫色的,树上的风也是紫色的,真好看。
2
美丽的语言和结构
文字如诗,句子干净利落,文章的段落简洁,大多段落只有一句话,富有韵律式的节奏美。诗歌一般的小说语言是很少见到的。
作品用人物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对话中展现玉渊潭的澄澈,天鹅的纯洁典雅,孩子们对老师的爱和关心,孩子们对天鹅的赞美,孩子们水晶般的心灵。用对话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地包天丑陋的内心,白蕤刚强执着,天鹅死后白蕤和孩子们的伤心,人们对丑恶行径的斥责。
反复的巧妙运用,不仅起到了推动情节的作用,而且带给人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激起读者内心充满同样的节奏去赞美,去愤怒,去遗憾!反复中又带入一种交叉和象征。将白蕤、乌兰诺娃、天鹅融为一体,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
“天鹅在天上飞翔,去寻找温暖的地方。”
这一句在文中螺旋式反复出现,表面上是在写天鹅,实际代表了不同的事物,推进着情节起伏发展。
第一次出现,是写远道而来的乌兰诺娃精湛的表演展现的艺术感染力。白蕤去看了乌兰诺娃演的《天鹅之死》。“白蕤像是在一个梦里”,一个美丽的梦里,她被感动了,“她的眼睛里都是泪水。她的眼泪流进了她的梦。”白蕤从此爱上了天鹅,爱上了芭蕾舞,学习芭蕾舞成了她的梦想。
第二次第三出现,实际都是写白蕤在追梦,追逐和天鹅合二为一的艺术之梦。白蕤考进了芭蕾舞学校,刻苦地练习。白蕤的梦已经成真,“她的全身都变成了音乐”“她的手指和足尖都在想象”。白蕤在不断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努力想象和展现天鹅的魅力,努力把自己和天鹅融为一体,表现天鹅的坚强勇敢,达到艺术强烈的表现力,表达对生命、对艺术的热爱和赞美。
第四五次出现,还是写白蕤,有一种徘徊式的忧伤感。在追求艺术精湛的道路上,“文化大革命来了。中国的森林着火了。”白蕤被某某逼着跳《天鹅之死》,她羞耻,怎能让这样的眼睛亵渎了艺术的美;她愤怒,艺术的美怎能让这些人任意践踏;她摔倒了,她宁可摔倒,自己受伤,也要保护艺术的圣洁。
3
美丽的遗憾和愿望
美和丑是对立的,白蕤和天鹅的美是高贵而圣洁的。题目“天鹅之死”,既指天鹅的死,批评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恶人为一己私欲贪婪丑陋的心灵;也指白蕤被断送的艺术生涯。
对于破坏美的丑恶者,作者多余的一个字都不愿与他,甚至不愿提起他的名字,只用某某二字代替。寥寥数字就勾勒出了他好色贪吃的丑陋嘴脸,作者不愿看到他,读者不想看到他。错误的时代和丑恶的人心一直都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遗憾。
结尾我看到汪老留下这样一行字——
一九八七年六月七日校,泪不能禁。
我的眼睛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了满脸褶子白发苍苍的汪曾祺老先生,情不自禁的泪眼,听见了他低声的悲叹,感受到他的内心深处的无奈。
是啊,错误的时代造就了多少大自然和人类的悲剧,汪老应该是有切肤之痛的。时至今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文艺繁荣昌盛,环保意识增强,这样的悲剧已经越来越少了。我想,汪老留下的文字会时时警醒我们,不要亵渎美,不要让美丽夭折!
愿我们的世界永远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