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第三季回归,大把佛系青年看得起劲。
自《向往的生活》上线以来就引得都市青年频频感叹,啊山间田野,闲来无事喝杯茶,饿了自己做饭吃,真是向往的生活啊!
不仅是普通青年,作为植物爱好者,最大的愿景莫过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院子了。
耕作大地,和泥土更加亲近,把自己喜爱的植物统统栽进自己的花园中,期待着花开的日子,也品尝着岁月静静的流淌。
“有一个院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01
归园田居/返璞归真
倪小雨,资深村民,自2014年决定抛弃城市生活来到世外桃源,村民的身份就这样根深蒂固了。
很幸运,来到村里就找到一个百年老院,这里的梁木和瓦片还保留老旧的感觉。和前几年火爆的改造内容一样,老院子的美丽在懂生活的人手中,总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院子在别人的手下自然是破旧不堪,但在学过花艺的人手中却是一片秘密魔法基地。
“如果我有一个院子,我一定是希望它是有水的。一个有水的院子是灵魂所在,因此我决定,自己改造一个小池塘。”
小池塘的改造其实很简单,在地下埋一个废弃的浴缸,周围用泥土处理好,最后放满水,种好水生植物,再养几尾活鱼,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就这样打造完毕。
对于池塘,我也不过多干涉,只偶尔换换当季绿植,加加水,有次我加水的时候发现里面竟然多了好多小小的鱼,我就知道我的鱼儿们在里面生活的很好。
小雨喜欢养宠物,不仅是家里的,周围流浪的野猫也渐渐来定点吃喝,猫狗都很喜欢在这个小池塘中喝水。
院子就是生活的写照,热闹时呼朋唤友,喝喝下午茶,吃吃大锅饭。独处的时候就弄花侍草,给菜地施肥,为冬季屯屯柴火…
有了院子以后,生活就似乎永远忙不完,也永远和院子产生着联系。
院子很真实,你对它投入多少它就回报什么给你看,就像一面自我检讨的镜子,告诉了我们自己是谁,生活过得怎么样。
院子不仅能让人放松,享受自然的馈赠,学会独处的欢乐,因此,那些能把院子经营好的人,生活过得一定也有滋有味。
02
闹中取静/世外桃源
毛燕的西岱岛是一个大花园,位与旧城区安定门内大街268号。小胡同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更拥有北京这座城市最有特色的历史感。
小店上下一共三层,一层是花店陈设,二层有玻璃房和小阳台,三层的露台是彻彻底底的室外区域,一共270平方米。
在这样一个老城区,拥有一片这样令人一坐下来就不愿意走的地方,竟是别有一番风味。
林语堂曾说过,他梦中的院子是“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
这样的老院落无论是古朴的瓦片还是粗壮腰身的老树,院子的魅力都令人感觉如此亲切,充满人情味。
不论几百米外的马路上多纷纷扰扰,拥有一个院子就像是城市中拥有的一座浮岛,让漂泊浮沉的你我能享受眼下这一刻被植物环绕的宁静,喘息一口最带劲的氧气。
其实,我们生活的地方不管是大是小,只要家里有一片能让人舒服的地方,哪怕是1㎡的小角落,都值得让人为它用心栽培。
花开花落又一季,有院子的人,更加能敏锐得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温度。
有时候,敏感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因为有了更饱满的感受力,我们也拥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更懂得体会生活中自然无常的悲喜。
03
向阳而生/感悟生命
谢靖婷的花房在福州,这里气候温暖潮湿,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在接手花房时面对的也是一片茂密的杂草堆。在不断的努力下,现在已经被改造为一片多功能型的花房基地。
自己的院子已经非常出色,在这个夏天,谢靖婷又决心和朋友一起,在一个将近1000平米的屋顶区域打造一片夏季花园,在这里将有玻璃房和水吧。
楼体本身是一间养老院,在养老院楼顶建立一片这样的花园,对养老院的爷爷奶奶来说,也是一种生活的新体验。
随着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也是这个社会上的共同话题。养老院在人们的印象中总象征着空巢老人、孤寂、落寞,但在这里,它象征了另一段生命旅途的开始。
脱离儿女的束缚,远离工作的烦扰,与同龄的朋友一起享受晚年的悠闲生活,这才是现在的老人院常态。
这样以公益为主题打造的理念确实不多见,但这也是作为一个花艺师的伟大之处吧,我们永远习惯将美丽带给别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改造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东西,尽自己的努力让身边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院子,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信仰。
有院子的人虽然是幸福的,但也是考验付出的。
看一个人的院子就能看出这个人的生活态度,不管是杂草丛生、开满鲜花、种满蔬菜还是就一棵迎客松,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理念,都在他的院子中不假思索地体现。
作为花艺师,我们对院子有着比一般人更多的热情,而也正是花艺师的吃苦耐劳和热爱生活的品质,让我们更能胜任一个院子主人的角色。
如果有一个院子,人生会有一片不一样的栖息地。祝大家尽早猫狗双全,还能拥有一个院子!
- The End -
网友评论